[摘 要) 鄉(鎮)供電所劃歸縣級供電企業后,對農電安全生產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職工安全教
育、供電所所長責任制、班組安全管理、預防監督機制、反違章、供用電合同管理、設備維護和安全用電
宣傳等方面探討了新體制下的農電安全管理策略。
[關鍵詞) 農村電網;體制改革;安全管理;策略
農電“兩改一同價”工程的實施,使鄉(鎮)供電所成為縣級供電企業的派出機構。由于供電所是由原鄉(鎮)電管站改制演變而來的,在安全生產管理方式上比較陳舊,基礎管理薄弱,安全生產管理處于被動狀態,管理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大。供電所擇優聘用的農電工長期在農村工作,文化程度低,參加正規的教育培訓少,在業務技能和安全意識上都距電力行業的要求有較大差距。現農電“兩改一同價”工作基本結束,已轉向農村供電所規范化管理。這對鄉(鎮)供電所安全生產管理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雖經過農網改造,農村電網狀況有了較大的改觀,但農村電力設施點多、線長、面廣,管理難度大,農電傷亡事故、設備損毀事故時有發生。如何減少和防范農電安全事故的發生,規避農電安全風險,對于農電安全管理者而言,只有積極探索一條適合農村供電所特點和實際的新路子,才能達到供電所規范化管理中安全管理的要求。以下筆者結合本地實際,談幾點農電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策略。
l 抓好職工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訓
農電企業的安全局面要靠農電職工個體的安全素質來支撐,人人想安全、要安全,還遠遠不夠,必須人人會安全。只有不斷抓好職工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訓,才能有效地預防事故的發生,職工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訓的目的在于提高職工的綜合安全素質。安全教育要逐步從“要我安全”的被動式教育,轉向“我要安全”的主動式教育,只有“我會安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從而使安全管理達到一個新水平。通過安全教育、學習,分析、討論電力安全事故通報,舉一反三,自覺地以《安規》等規章制度約束自己,監督他人,緊繃頭腦里的安全弦,筑牢安全思想防線,按章辦事,使不安全苗頭無機可趁。實踐證明,不斷加強職工技能培訓,能降低事故發生率,通過技能、工藝的傳授,減少新職工不熟悉生產情況而帶來的脫節,降低對新設備、新工藝不熟悉而造成的使用不當等問題,可減少許多施工工藝不規范引起的安全隱患,從而起到保護自己,不傷害他人的目的,使得職工逐步達到我會安全的水平。
2 發揮供電所所長在安全生產管理中的主導作用
農電安全生產工作中,供電所所長處在承上啟下的重要位置,農電安全工作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供電所所長作用的發揮。提高供電所所長的安全意識,是農電安全的首要任務。供電所所長是供電所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必須牢固樹立“安全責任重于泰山”的指導思想,切實增強安全管理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安全生產管理中,做到真抓、敢抓、嚴抓,把安全生產放在供電所工作的首位,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對待安全生產管理。落實供電所所長安全生產責任制,是抓好農電安全的關鍵,供電所所長在安全生產管理中要和縣級供電公司及供電所每位職工簽訂安全生產目標責任狀,做到安全生產的思想、組織、責任、措施四到位,使安全管理工作貫穿于供電所生產的全過程,自覺地把安全管理工作擺到先于一切、高于一切的位置上。建立健全的切合供電所實際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和獎懲措施,使供電所的安全生產可控、在控。
3 強化班組安全生產管理職能
班組作為企業最基本的組成細胞,是企業一切工作的落腳點,班組的安全管理工作如何,直接關系到企業的安全生產和發展前景。農電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要上新的臺階,班組安全管理工作必須按照規范化管理要求達標。班組安全生產管理的重點應放在推行安全目標管理、簽訂安全責任狀、反習慣性違章上,進一步落實班組控制異常與未遂的措施,做到安全生產管理重心下沉、關口前移,使班組安全真正成為安全生產的第一道“關口”。發揮和提高兵頭將尾——班組長在安全生產管理中的作用,在強化他們安全意識和安全責任的同時,增強他們鑒別、處理違章違規的能力。在班組安排生產任務前后,要認真開好班前、班后會,平時要過好安全民主生活會,讓每個班組成員主動地融合參與到安全管理當中,使安全生產成為每個職工的自覺行動。班組長要善于觀察了解班組成員的思想情緒波動,合理安排工作任務,有效避免不安全因素發生。提高班組長的組織能力,使班組安全學習充實生動,富有成效,須要在內容和形式上多下功夫。選擇職工喜聞樂見的方式,結合班組的實際,把安全活動搞活,把安全學習抓實,以便在平時生產工作中使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實處,真正做到防患于末然。
4 建立健全的安全預防監督機制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是農電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方針,在預防上下功夫,搞好安全風險的分析,把事故隱患及時消滅在萌芽狀態,建立有效的監控和糾偏機制。要經常告誡供電所干部職工不能重生 產、輕安全,安全無小事。對安全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落實責任,限期整改,并要堅決杜絕類似問題重復出現。認真執行“兩票三制”,嚴把“兩票”的合格率,實行唱票操作,實現“零”誤操作的在控目標。加強施工現場作業人員的安全監督和管理,對因違章而發生的事故責任人,應予嚴肅處理,決不姑息。要進行進一步加強企業的內部管理,全面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杜絕工作忙、安全忘,安全措施、制度不落實。要防患未然、警鐘長鳴,把安全預防監督機制貫穿到農電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過程。
5 加大反習慣性違章力度
農電安全管理要杜絕習慣性違章。由于很多安全事故都是所謂“低級錯誤”千篇一律地重犯,給農電企業帶來重大經濟損失和社會負面影響。在農電安全生產管理中,如不按章循規,習慣性違章就會在班組職工之間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在一起工作的同事因為已經互相“習慣”某些違章的操作,就容易視而不見、麻木不仁、順理成章。狠抓習慣性違章,安監部門要建立起嚴格的安全督查機制,加強施工現場安全管理與監督,開展以反習慣性違章為主要內容的反事故演習活動。應把《安規》學習、考試結合到本部門存在的習慣性違章等安全隱患上,作為《安規》考試的必考題,集思廣益發動職工參與反習慣性違章,引導職工在任何工作時間里都不能掉以輕心,改變職工只注重考試結果而應付《安規》學習的狀況,真正起到對安全生產的高度理解,靈活運用《安規》,使反習慣性違章滲透到生產的全過程。
6 劃分產權分界點,簽訂有效供用電合同
“兩改”后的農村供電所要及時對各類電力用戶按規定簽訂供用電臺同,在供用電合同中要明確雙方設備產權及安全職責,劃清產權分界點。簽訂的供用電合同、雙電源協議及代維護協議,均須是經司法部門鑒證的有效合同。結合本地山區水資源豐富,小水電站多的特點,應加強對與市電網聯網的農村小水電站的管理工作,本著產權分界點的原則進行安全管理。上網小水電站必須通過縣級供電部門的驗收檢查,合格后方可聯網,對不具備聯網條件的小水電站應予以解列,聯網小水電站要服從供電部門的統一調度管理,杜絕因聯網小水電站設備自身問題而給供電所、供電用戶造成人身傷害和用電設施損壞事故。
7 加強線路設備安全維護管理
農村電力設施雖經過網改,但分布面廣,線路長,大多跨山越嶺,穿林過竹,這給供電所的線路設備維護、安全管理工作帶來不少難度。供電所要對線路設備進行定期巡視維護,對電力線路安全通道走廊下及兩側的樹木、毛竹按規定要求進行劈砍、修剪,并匯同土地、城建等有關部門及時對擠占電力安全通道危及安全的違章建筑進行有效的清理。加大對已接收的原鄉(鎮)35kV變電站設備保護裝置的技術改造升級,消除設備缺陷,加強專用變壓器安全檢查整改專項管理,確保供變電設備的安全。
8 加大農村安全用電的宣傳
積極開展農村安全用電的宣傳活動,農村供電所要利用廣播、電視、宣傳畫、宣傳欄等多種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向廣大農村用電客戶宣傳安全用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違章用電、私拉亂接的危害性。特別要加強對農村小學生安全用電知識教育及農村電力設施警示牌的安裝管理,提高農村用電客戶家中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的普及率和投運率。農村供電所要利用農村趕集日、村民集會等民間活動,有計劃地開展安全用電的宣傳教育、用電咨詢等一系列宣傳活動,擴大安全用電宣傳普及面,從而使農村安全用電宣傳達到家喻戶曉,以減少和避免農電安全事故的發生。
綜上所述,只有做到安全意識責任到位,安全規程落實檢查到位,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監督保護體系、使農電安全管理工作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將被動式管理轉變為主動式管理,加大農村供電所規范化管理建設,才能使農電安全生產管理朝著良性循環方向發展。
(摘自:《電力安全技術》2004.4)
上一篇:談監理工程師對項目的安全管理
下一篇:實行項目經理制 確保安全生產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