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職工參與安全管理的積極性
2007-11-13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企業要想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只有以人為本,尊重職工的主人翁地位,發揮職工的主力軍作用,才能調動職工在安全生產工作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讓職工參與管理
對于企業來說,要實現利潤的最大化,控制成本十分重要。這就要求職工具有高度的責任感,積極消除事故隱患,減少和避免事故發生。筆者認為,企業應該提倡人人參與安全生產管理,從每一筆細賬算起。
首先,要加強班組安全生產管理。最重要的是要選好班組長,通過民主選舉,把思想、技術過硬,敢抓敢管的工人推舉到班組長的崗位。企業要經常開展安全生產教育,把“以人為本、關愛生命、關注健康”的理念灌輸到職工心中,不斷提高職工的技術素質,奠定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根基。在班組建設考核中,企業應實行安全生產指標“一票否決制”,凡是發生傷亡事故的班組,一律取消班組及其成員參加先進評選的資格。
其次,要搞好群眾性監督檢查。企業在制定工作方案、計劃的時候,要走群眾路線,征求職工的意見。這樣,可以使方案、計劃更全面,更容易落實。值得注意是,在方案、計劃的實施過程中,要針對不同情況,適時調整,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企業要積極推行專職安全員制度,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地使專職安全員既有責任又有地位。企業工會要組織職工代表進行現場巡視,并配合主管部門開展安全生產檢查,及時講評,落實整改措施,定期回訪,使安全生產工作扎實有效。
再次,進一步完善分配機制。對職工應得的工資、獎金等,要足額發給。若是企業經濟效益不好,職工收入可能減少,一定要對其講明白,困難是暫時的。利益分配問題是最為敏感的問題,如果考慮不周,容易挫傷職工的積極性,影響安全生產工作,帶來不良后果。
搞好素質教育
職工個人的安全生產知識水平、實際操作能力及工作作風等,直接影響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因而,提高職工的素質刻不容緩。職工的素質教育搞好了,實際上就是解決了企業安全生產工作中的主要矛盾。
在預防層面,企業在制定作業方案時,要按照相關管理體系的要求,充分考慮到安全生產注意事項和具體細節,把操作要領和技術要求編印成小冊子,分發給每名職工學習。在班前會、班后會上,班組長要認真總結講評,用典型事故案例教育職工吸取教訓,增強其安全防范意識。企業要制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等,提高職工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
在業務技術層面,企業應倡導職工終身學習。職工在生活中不但要熟練掌握操作規程,而且要把技術原理學懂弄通,不斷提高理論水平。企業要為職工學習創造條件,通過“請進來、派出去”、開辦短期學習班、組織技術練兵、開展技術競賽、老職工“傳幫帶”等形式提高職工的技術素質和理論水平。
在作風建設層面,企業要培養職工愛崗敬業的精神。目前,很多企業青年職工比較多,其中有少數人把經濟利益看得很重,表現為“只看報酬多少,不看貢獻大小”,更有甚者,只算經濟賬,在工作上馬馬虎虎。這樣,輕則帶來事故隱患,重則造成人員傷亡。因此,企業要對這樣的職工進行積極引導,培養他們無私奉獻的精神,提高職工對企業的忠誠度。
多些情感投入 安全生產工作的核心就是以人為本,對于企業來說,剛性的措施是必要的,但更要輔以柔性的情感投入,讓職工愿意為企業工作,對企業有歸屬感。
一是榜樣示范。作為領導,尤其是企業生產一線的領導,不僅要能正確、科學地組織、指揮生產,而且要用自己的言行去帶動和影響周圍的職工,要求職工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并且要做得更好,這樣才能讓職工心服口服。
二是理順關系。在工作、學習中企業的管理者、技術人員、操作人員之間有時難免會產生一些摩擦。這是正常現象。但如果置之不理或處理不當,就容易產生積怨,甚至激化矛盾,影響到安全生產。在解決這些矛盾時,負責調解矛盾的人既要沒有私心,又要講究策略,依據相關規定和企業規章制度,盡量大可能維護各方面的利益,在職工中營造團結友愛的氣氛。
三是為職工排憂解難。職工的日常生活直接影響其在工作中的表現。因此,企業要把解決職工及其家屬的實際生活問題當成一項重要工作來抓,讓職工感到企業是可以依靠的。職工沒了后顧之憂,才會自覺地搞好安全生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