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證安全檢查的效果,必須成立一個適應完全檢查工作需要的檢查組,配備適當的力量。安全檢查的規模、范圍較大時,由企業領導負責組織安技、工會及有關科室的科長和專業人員參加,在廠長或總工程師帶領下,深入現場,發動群眾進行檢查。屬于專業性檢查,可由企業領導人指定有關部門領導帶隊,組成由專業技術人員、安技、工會和有經驗的老工人參加的安全檢查組。每一次檢查,事前必須有準備、有目的、有計劃,事后有整改、有總結。
1.安全檢查形式
安全檢查的形式大體有下列幾種。
1)定期檢查
定期檢查是指已經列入計劃,每隔一定時間檢查一次。如通常在勞動節前進行夏季的防暑降溫安全檢查,國慶節前后進行冬季的防寒保暖安全檢查,又如班組的日檢查、車間的周檢查、工廠的月檢查等。有些設備如鍋爐、壓力容器、起重設備、消防設備等,都應按規定期限進行檢查。
2)突擊檢查
突擊檢查是一種無固定時間間隔的檢查,檢查對象一般是一個特殊部門、一種特殊設備或一個小的區域。
3)特殊檢查
特殊檢查是指對新設備的安裝、新工藝的采用、新建或改建廠房的使用可能會帶來新的危險因素的檢查。此外,還包括對有特殊安全要求的手持電動工具、照明設備、通風設備等進行的檢查。這種檢查在通常情況下僅靠人的直感是不夠的,還需應用一定的儀器設備來檢測。
2.檢查準備
要使安全檢查達到預期效果,必須做好充分準備,包括思想上的準備和業務上的準備。
1)思想準備
思想準備主要是發動職工,開展群眾性的自檢活動,做到群眾自檢和檢查組檢查相結合,從而形成自檢自改、邊檢邊改的局面。這樣,既可提高職工主人翁的思想意識,又可鍛煉職工自己發現問題、自己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
2)業務準備
業務準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確定檢查目的、步驟和方法,抽調檢查人員,建立檢查組織,安排檢查日程;②分析過去幾年所發生的各類事故的資料,確定檢查重點,以便把精力集中在那些事故多發的部門和工種上;③運用系統工程原理,設計、印制檢查表格,以便按要求逐項檢查,做好記錄,避免遺漏應檢的項目,使安全檢查逐步做到系統化、科學化。
安全檢查是搞好安全管理、促進安全生產的一種手段,目的是消除隱患,克服不安全因素,達到安全生產的要求。消除事故隱患的關鍵是及時整改。由于某些原因不能立即整改的隱患,應逐項分析研究,做到“三定四不推”。即定具體負責人、定措施辦法、定整改時間;凡是自己能夠解決的問題,班組不推給車間,車間不推給廠,廠不推給主管局,主管局不推給上一級。
上一篇:消防監督檢查--總則
下一篇:安全檢查及安全檢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