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20日,河南大平煤礦特大型瓦斯爆炸事故,148人死亡,32人受傷。
同一天,重慶市綦江松藻三聯煤業公司逢春煤礦發生瓦斯與煤層突出事故,6人死亡,7人失蹤。
……
一串串數字讓人觸目驚心,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就此逝去了。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局長王顯政透露,從2001年到2004年10月底,我國共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煤礦事故188起,平均7.4天一起。其中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別重大事故28起,平均50天一起。今年頭九個月,我國煤礦意外死亡人數高達4153人。煤礦安全形勢嚴峻!
同時,我們從河北省安監局也得到一個數據,今年1至8月,河北省煤礦同比事故起數減少33起,下降38.8%;死亡人數減少62人,下降45.3%。
為什么河北省的煤炭安全情況在整體嚴峻的情況下能夠提升?為此,筆者隨同全國安全生產采訪團,對河北省部分地區的煤炭安全生產情況進行了采訪。
超產更要保安全
據了解,2003年以來,在能源緊缺的影響下,我國煤炭價格持續走高。面對巨大的利益以及煤炭需求的壓力,各個煤礦都超額生產,預計今年全國煤炭產量將達到19億噸,超過其設計生產能力。滿負荷超額生產雖然緩解了需求緊張,但給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壓力,也大大增加了事故的發生隱患,給安全檢查保障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在沙河市采訪時,一位礦主告訴筆者,很多煤礦采用3班倒的工作方式,24小時連續開采,全天往外運煤,這樣高強度地開采,讓人感覺隨時都會有危險出現。河北省各級安監部門針對這種情況,加大監控力度,經常組織力量深入煤礦進行安全檢查和工作指導,合格的才能夠繼續生產,煤礦內部也加強自查自糾。因此,雖然開采強度增大了,但是由于事故隱患得到了及時的排查,相比以前更加安全了。
嚴格控制小煤礦
在沙河沿途走來,筆者看到不大的地方就有很多小煤礦并存。隨行的一位煤炭局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隨著煤炭利潤的日益增加,有段時間出現了很多小煤礦,其中一部分沒有任何經營牌照,獨眼掘進500米以上,不具備任何通風設備和安全設施。很容易造成塌方、透水、瓦斯爆炸等事故。以前安監部門也大力整頓過,經常進行安全專項整治活動,關閉了一些非法經營的煤礦,但收效不大,“以前由于人力不夠,經常會出現一些小煤礦死灰復燃、在關閉之后重新經營的例子,很難治理。”說到這里他顯得頗為無奈。
據了解,河北安監局針對這種情況,加大了對小煤礦的監管力度,組織人力對小煤礦的安全生產條件進行專項檢查,對無證經營的煤礦給予堅決取締,同時采用舉報等制度防范被取締的煤礦死灰復燃。對手續齊備的小煤礦,不達到安全生產要求堅決不準開工,存在安全隱患不準開工,有效改善了小煤礦混亂的局面。
“就是證件齊全的小煤礦,由于資金技術等都存在局限,安全設施的安裝使用都存在一定的問題,人員的培訓方面也比較落后。而且規模小,生產效率低,對資源環境影響非常大,因此,限制、減少直至取締小煤礦是勢在必行的”這位工作人員繼續補充道。
未曾下井先培訓
礦工整體水平不高,“昨天是農民,今天是礦工”,大部分是各地的農民工,安全意識淡薄。管理人員整體水平也存在缺陷,很多礦長都沒有經過專業訓練,這是我國煤礦存在的一種普遍現象。在河北省沙河市煤炭工業局編印的《警鐘》一書中,列舉出的以前發生的事故很多都是由于礦工麻痹大意,管理人員心存僥幸造成的,有礦工在井下吸煙造成瓦斯爆炸、有新工人未經培訓上崗誤鉆入盲巷造成死亡、有違章指揮獨眼井生產造成瓦斯爆炸、有麻痹大意購進設備不用致使一氧化碳中毒、有發生透水預兆心存僥幸造成死亡……
為此,河北省在礦工素質和礦井管理方面下了很大的力氣。如沙河市就規定礦工下井前必須先培訓一個月,讓工人對井下環境有深入的了解,對各種緊急情況有一定的認知,事故發生時能夠合理保護自身安全。大大降低了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和事故發生后造成的損失。再如邯鄲市復興區,他們獨創了“安全生產模擬事故責任追究制”,在事故發生前對隱患進行模擬,預測隱患的后果,并追究當事者責任,限期整改,變事后追究為事前整改,加強了礦主的安全意識,大大降低了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綜合監控全天候
筆者在采訪的過程中聽到最多的一個詞還是“科技興安”。煤炭開采是高危產業,據資料顯示,2003年的百萬噸死亡率,美國為0.039、俄羅斯為0.34,而我國卻接近4。其實死亡率低的國家也有過礦難頻發的經歷,上世紀60年代美國每年因礦難死亡2000多人,經過加大科技投入,實行科學管理等方式,才達到今天的水平。正是意識到這一點,河北省各級安監、煤炭部門大力宣傳科技,以科技作為保障安全的重要手段,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沙河市的綜合監控系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河北沙河市煤炭資源豐富,是全國100個重點產煤縣(市)之一。以前也曾發生過傷亡10人以上的重大事故。為了改變這種局面,針對礦山企業多、地質結構復雜的實際情況,在充分調研、考察以及有關科研人員和專家分析、反復論證的基礎上,沙河市投資1085萬元,在全省率先安裝了KJ90煤礦綜合監控系統。
KJ90煤礦綜合監控系統是煤科總院重慶分院研制的產品,該系統可運用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與視頻技術相結合,可24小時對煤礦礦井的上下運輸、通風、瓦斯檢測等進行綜合監控,對煤礦的安全生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采用分布式網絡化結構,一體化嵌入式設計,即插即用,維護方便,紅外遙控設置,超強斷電控制;實現市區縣等地域多級聯網以及CRT或LED超高亮數碼實時顯示;具有成套性好,安裝簡單、可靠性高等特點。
排除隱患百余起
在沙河市煤炭局的辦公室里,筆者看到了這套檢測系統,它是由設在煤炭局的監控中心和各煤礦的獨立監控子系統構成。監控中心通過光纜和各子系統相連接,通過辦公室內的大屏幕來實時監控各煤礦的生產情況和瓦斯等數據的變化。一旦出現異常,大屏幕上就會有燈光示警,監控中心和子系統之間可以馬上溝通,盡快處理事故,保證人員安全。監控中心24小時值班,有力確保了各煤礦的安全生產。
自今年4月監控系統正式運行以來,沙河市共發現異常10085起,其中能造成重大惡性事故的100多起,由于實時監測監控,使事故隱患得到了及時排除。
目前,沙河市在試驗成功的基礎上,繼續努力拓寬監控系統的監控范圍。首先要安裝KHT-B提升機綜合后備保護裝置,以有效保證提升機的安全運行。其次要聯系配置煤礦頂板壓力器,使井下頂板受力參數通過監控系統得到及時反映,做到實時檢測監控。再次探索監控系統在煤礦防探水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和應用。
采訪結束了,但筆者似乎仍有些不安:如果按照我國目前的死亡率來計算,中國在2020年煤產量將突破22億噸,因煤礦事故死亡人數最少將達到8800多人。我們怎樣避免這種情況出現,或許河北在煤礦安全生產上的成功經驗會給我們一些啟示。
■新聞背景
二○○四年十一月十一日,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華建敏同志在全國煤礦安全工作座談會上指出,煤炭的安全生產工作形勢依然嚴峻,還存在著四個“不到位”,即安全意識不到位、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投入不到位、安全培訓不到位。為進一步搞好煤礦安全,需要“遠近結合、標本結合、上下結合”開展好各項工作。會上提出“安全發展觀”的新觀念。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趙鐵錘指出,樹立安全發展觀,就必須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的方針,自覺堅持以人為本;就必須把安全生產納入行業和企業發展的總體布局,建立煤礦安全長效機制,推動煤炭工業走一條安全環保、清潔高效的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
上一篇:井下發生煤塵爆炸如何自救
下一篇:小型社區消防工作現狀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