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管道監檢工作中幾個問題的探討
2006-04-27
來源:吉林市鍋爐壓力容器檢驗研究所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按照原勞動部頒發的《壓力管道安全管理與監察規定》,我們對吉林市新建壓力管道的安裝質量進行了監督檢驗。本文對兩年來在監檢中發現的幾個比較難解決的問題進行一些探討。
1.壓力管道執行的標準比較亂
壓力管道標準有國家標準、部頒標準和行業標準。但標準雖多但并不齊全,有些甚至有矛盾。引進裝置執行的標準更復雜。由于安裝執行的標準不統一,帶來了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
(1)有些引進裝置中對壓力管道焊縫探傷比例的要求與我國標準相差較大。如:某裝置中的有些管道按我國的有關標準要求必須進行一定數量的無損探傷檢查,按外方提供的技術資料卻不用進行無損探傷。壓力管道焊縫無損探傷比例是主要的安全技術指標,不應低于我國有關規定。
(2)有的國內裝置探傷比例也大大低于有關標準的要求。如某廠丙烯腈運輸管道按設計規定及國家有關標準均要求進行100%無損探傷,而建設單位和安裝單位卻按30%進行無損探傷達成協議。這條管道穿越兩條河流和許多居民區,所輸送的介質丙烯腈為劇毒介質,如發生事故后果不堪設想。
2.進口原材料質量難控制
引進裝置中原材料的質量控制比較難,如進口管子、管件合格證、質量證明書提供不及時,安裝單位在材料接收上往往只注意數量而忽視質量,沒有對提供的質量證明書上的爐批號、標識與實物上的爐批號、標識進行對照確認。通過現場監檢確實發現一些進口管件存在質量問題,如管口圓度不好,角度不好等,給安裝帶來很大困難。
進口閥門安裝前不經過強度和氣密性試驗就進行安裝。僅吉化30萬噸乙烯工程高碳醇裝置管道水壓試驗時就發現外商供貨的有124個閥門出現滲漏,主要問題是:①閥體有貫穿性裂紋、貫穿性砂眼、氣孔。②閥門的密封圈,填料或貼合面的制造缺陷。③裝配精度差,壓蓋不嚴密(密封不嚴)。
3.國內制造的管件質量較差
有的制造廠雖然經過審查同意制造有關的管件,但對產品質量的控制卻沒有采取措施,有的甚至對管件制造執行的標準都搞不清。例如:某引進裝置有一條36”的管線,由于國外供貨不及時,經有關方面協商管件改為國內代用,這些管件為鋼板制對焊管件,安裝前檢查發現存在的質量問題,主要是咬邊和錯邊超標,有的咬邊深達2mm,經與安裝單位質檢部門協商,這些管件全部進行了返修處理。
4.幾點體會
(1)壓力管道安裝質量監督檢查很有必要。
(2)要使監檢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須與安裝單位的有關部門,特別是技術,質檢部門密切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