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管齊下方能搞好煤礦安全生產
2007-08-27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煤礦生產是在地下進行,由于其特殊性,搞好安全生產異常重要。煤礦安全事故可以避免,但不發生安全事故在所難免。大家知道,煤礦安全事故是以人為主體,在生產過程中突然發生與人的希望和意志相反的事件。事故發生前一定有不安全的行為和不安全的條件,或既有不安全條件又有不安全行為。也就是說影響安全主要有兩個主要因素,一個是物的不安全狀態,另一個是人的不安全行為。
就目前我國煤炭企業的技術裝備條件和職工文化水平素質,完全做到消除事故難度是不可想象的,但只要認真的做好人的工作,惡性事故、傷人事故是可以得到控制的,難就難在人的工作上。煤礦企業無數事故證明不是因為物的原因,也不是因為技術問題不能解決,而主要是人的因素所致。
人的不安全行為產生的主要原因
人是有思維、有個性的,在生活條件、工作條件、社會環境諸多條件下人的心理影響是非常復雜的。在正常情況下工作的人,是以安全生產為目標所進行的正常活動。反之產生逆反心理,人就可能進行不正常的活動,產生不安全行為,從而造成事故的發生。目前很多專家在研究人的行為科學,有的已開始在安全生產中得到應用,這是值得高興的一件事。有關這方面的論點很多,如:實用論、人際關系論、自我實踐論、多元論等,這些論點是從人的心理學來研究人的行為的,能用于安全生產上是會有很大益處的。而我們目前分析事故常常聽到和看到的麻痹思想、僥幸思想等等都是不安全行為的心理活動和思想表現形式。
雙管齊下確保實現安全生產
黨政工團要齊抓共管。黨、政、工、團齊抓共管,這個提法本身既適合于我們的國情,也符合煤炭企業推行的全面質量管理的“三全”管理。廠、礦長是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者,并不是所有的安全工作都由廠、礦長一人去做,而是由決策層、執行層到操作者人人抓安全,區、科、隊(車間)、班組都應有明確的安全責任制,黨、政、工、團通過自己的組織系統進行組織、協調、督促、檢查,形成各自的保證體系,使整個企業安全生產處于受控狀態。
進一步強化教育。根據事故構成,“人的不安全行為”是事故的主要因素,對安全生產要貫徹“始于教育,終于教育”的原則。一是根據人的“后果平衡”的心理特征,對安全行為及時進行表揚、鼓勵,對不安全行為及時進行批評教育或處罰。對受到批評和罰教的人,同時要做好思想工作。人們易產生為近期利益而忘記沉痛事故教訓的現象,用典型事故案例特別是本單位的案例或召開惡性事故回顧日活動,僥幸事故或事故的責任者現身說法等方式,提醒員工注意安全,增強安全意識。
二是煤礦企業地處偏遠地區,有工作條件差、勞動強度大的特點,要關心員工生活,注意解決好員工的后顧之憂,對員工探親休假前后的思想變化,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消除和防止事故發生。利用家庭成員之間的特殊感情,家屬做員工的安全工作,多年的實踐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這也是人們心理活動的正常運動。
三是根據人的性格的可塑性,加強員工文化素質教育,開展一些有益的文娛活動,種花、種草,美化環境,陶冶情操,使不安全性格變為安全型性格。工作環境和工作條件發生變化時,員工心理活動也在變化,結合工作面倒面,工種變動,自然條件的變化,除及時進行技術教育(規程、措施)外,同時要做好思想工作。
四是開展工序管理。在安全的要害部位、薄弱環節設置工序管理點,如回采工作面的上下出口處,過老巷、頂板破碎帶、周期來壓、初次大放頂、結束工作面大放頂等,這樣便于從組織上、思想上、技術上提高警惕,強化管理,并具有可追查性。也可組成QC小組等形式進行安全生產的活動。
五是關于“物”的因素,要通過人的工作使不安全變為安全,人們對自然界已經認識了的問題,并已形成了各種技術規范、操作規程、保安規程的就要認真貫徹執行,對這些規程與規范應視為安全法規,要強制執行。改變作業環境,在煤礦企業至關重要。質量標準化、安全創水平是煤礦企業的基礎工作,一定要抓緊抓好,常抓不懈,切實抓出成效。質量標準化搞好了,不僅改善員工作業環境,提高企業形象,而且是搞好安全生產,提高企業效益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