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瓦斯事故的發生條件以及瓦斯現狀的分析,論述了強化機電管理在瓦斯治理中的重要性,提出了4條強化機電管理的措施,從而實現瓦斯事故防治。
關鍵詞:瓦斯治理;機電管理;安全生產
瓦斯是煤礦安全生產的大敵,一旦發生瓦斯噴出,會造成局部甚至整個采區或礦井一翼充滿高濃度瓦斯,有導致人員窒息或發生爆炸和燃燒的危險。近年來,我國由于瓦斯爆炸引發的礦毀人亡事故就屢見不鮮,給國民經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為認真吸取事故教訓,防微杜漸,我集團公司采取了各種防治措施,以杜絕瓦斯事故的發生。作為一名機電管理工作者,僅就機電管理方面應采取的一些措施,談談自己的看法。
1 強化機電管理在瓦斯治理中的重要性
1.1 集團公司的瓦斯現狀
(1)老區三礦資源枯竭,孤島開采,由于小煤窯亂采濫挖的影響,破壞了隔離煤柱,致使瓦斯積聚時常存在。
(2)由于我集團公司所屬各礦井煤炭均無自燃發火性,因此引發瓦斯爆炸的主要火源是電火花,放炮火花,撞擊、摩擦產生的高溫和各種明火。又因電器設備的使用遍及井下硐室和作業場所的各個角落,所以由電火花引發瓦斯事故便成了最大的隱患。且集團公司的電器設備大都陳舊老化,大大降低了設備隔爆性能等級,給機電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難度。
(3)成莊礦井和寺河礦井屬高瓦斯礦井,一方面,由于職工長期在低瓦斯礦井作業,缺乏高瓦斯礦井瓦斯管理的經驗。另一方面,成莊礦和寺河礦的職工大多數是從低瓦斯的老區分配過去的,對瓦斯的危害認識不夠,思想麻痹,大量存在習慣性違章操作。新區技術密集,自動化程度高,缺乏足夠駕馭這些現代化裝備的人才,因此機電管理現狀,在瓦斯防治中受到了很大的挑戰。
1.2 強化機電管理的重要性
機電管理涉及礦井工作的方方面面,機電設備能否安全正常運轉,關系到煤礦安全生產的長治久安,而瓦斯治理與機電管理更是密不可分,我們能否克服現有困難,有效防止瓦斯事故的發生,與我集團公司能否持續發展息息相關。因此,強化機電管理在瓦斯防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2 實現機電設備安全生產的途徑
瓦斯爆炸主要需要3個條件,一是空氣混合氣體中一般含有體積分數為5%~16%的瓦斯,二是含有體積分數>12%的氧,三是有較高的點火溫度并持續一定時間(最小點火溫度650 ℃~750 ℃,時間是0.28 ms)。因此防止瓦斯事故,機電管理必須從以上條件入手,即首先是防止瓦斯聚集,其次是防止火源產生,同時還要加強通風瓦斯管理。
2.1 立足通風設備管理以杜絕欠風生產現象
通風機是稀釋和排除有毒有害氣體,沖淡瓦斯濃度的主要設備,為此,應加強通風機的管理,并做好如下幾點:
(1)合理選用通風機。通過認真調查、考察、對比,選用性能好、可靠性高的通風機。
(2)操作人員必須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做好通風機的日常檢查和維護保養工作,尤其對局部通風機必須及時清掃葉輪片表面的煤塵,確保通風機的正常運轉。
(3)加強通風機的技術改造工作。隨著工作面距離的延長,頭面的增加,會嚴重影響風量的供給,且許多礦主通風機的風葉角度已調到最大極限,無潛可挖。為此,通風機的技術改造工作必須切實落到實處,以保證安全,提高效益。
2.2 采取有效措施以杜絕電火花和設備摩擦產生高溫
根據我們的工作經驗和歷年的檢查結果分析,造成電火花主要是管理不善或操作不當的電器設備,其中包括電器失爆、短路、電弧、電纜故障、雜散電流等。設備摩擦高溫則主要是由于設備的非正常運轉。為消滅以上原因造成的電火花和摩擦火花,應分別采取如下措施:
(1)消滅電器失爆、短路、控制電弧產生。首先要嚴格執行礦井機電設備選型、采購、入庫驗收、安裝、試運行、操作、巡回檢查、檢修、改造、備件供應制度,同時還要加強業務部門對井下機電設備的監督、檢查力度。其次是搞好運行中電器設備的周邊環境,避免電器設備絕緣受潮或進水,防止漏電發生。并且還要加強檢漏繼電器的遠方試驗,確保檢漏保護裝置靈敏可靠。
(2)為減少電纜故障,保證線路暢通,首先要確保運行中的電纜在安全技術管理上做到不漏油、不超溫、不漏電,無不合格接頭,同時對未按規定正確懸掛、固定敷設電纜,致使電纜被外力積壓、砍砸,以至長期受潮氣和水分侵蝕的,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嚴格執行責任追究制。其次,加強電纜的巡回檢查,做到區隊保片,個人包線,明確責任,獎罰到人。再者,嚴格工藝措施、材料質量,保證電纜修補質量,并對修補后的電纜進行水浸耐壓試驗和載流試驗,嚴把質量關,使修補后的電纜完全符合《煤礦安全規程》中的有關規定。
(3)為防止雜散電流通過流入和大地接觸的各種金屬管路或鎧裝電纜金屬外皮,發生電解過程,腐蝕管路或電纜層,致使產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除按有關規定嚴格做好釘軌工作,加大軌道絕緣測試外,還要增加架空線絕緣瓷瓶的清掃次數,加強雜散電流的檢測工作,防患于未然,把火花消滅在萌芽狀態。
(4)為杜絕設備非正常運轉產生的摩擦高溫,應確保設備處于完好、潤滑和清潔狀態,保證各種機械、電氣保護裝置齊全、靈敏、可靠、設備防爆、材料阻燃,防止和杜絕跑、冒、滴、漏事故隱患。
2.3 重視設備技術改造以不斷提高裝備水平
我集團公司是20世紀50年代建設起來的采礦企業,現有的設備大多陳舊落后,長期存在著能源消耗大,生產效率低,易失爆等問題。為改善和提高設備的性能,降低失爆率,確保機電設備安全、高效、合理、經濟的運行,應在限定的條件下,有計劃、有步驟地對一些落后的生產設備進行技術改造,并且依據“先進、適用、經濟”的原則,盡可能采用先進技術,確保安全,提高效益。
2.4 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并抓好職工培訓工作
企業競爭是人才的競爭,誰擁有豐富的人才,誰就贏得了生存發展的空間。我們企業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出人才的機制,因此我們應完善現有機制,在內部創造一種人才競爭機制來選拔人才,創造人才,使員工管理永遠處于一種動態的管理機制下。也正是由于我們在此方面的欠缺,導致了機電技術人員斷層,到了無人愿學技術的地步,因此積極尋求先進的管理方法,盡快改變現在的不利局面,已刻不容緩。另外,我們還應始終把職工培訓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并在實施培訓過程中,更加注重實效性、嚴格性,避免走形式。通過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培訓,如崗前培訓、專業培訓;加大技術操作比武的力度,增加崗位練兵活動的時間;有計劃地安排骨干人才以半脫產的方式參加各種培訓班等形式,提高職工駕馭現代化裝備的技術水平,為瓦斯治理創造良好的發展基礎。
2.5 完善規章制度并明確職責
規章制度是為保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正常進行而制定的、職工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是正確處理人們在生產中相互關系的準則,是依法制企的依據。一個現代化的企業,如果沒有規章制度的制約,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將不能正常進行,經濟效益的獲取也就無從談起。因此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是機電管理的基礎工作。我們應在各級領導高度重視的基礎上,廣泛發動群眾積極參與,深挖細找,排查各層次存在的管理漏洞,進一步完善操作規程、崗位責任制、業務保安制度和安全技術規程。同時明確規定各責任單位、各業務部門和主管部門的職責和權限,形成三者之間的三級責任考核體系,確保規章制度的正確實施。
3 結語
為把我集團公司建設成為一座高產高效的綠色環保型礦山,我們應在機電管理全過程中,堅持維修和計劃檢修相結合,技術管理和經濟管理相結合的原則,運用技術、規章制度、經濟的手段,管好、用好、修好、改造好設備,充分發揮機電裝備的效能,向機電管理要效率,要安全,要發展,為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做出更大的貢獻。
上一篇:粉狀乳化炸藥安全生產淺析
下一篇:論減少煤礦機電事故發生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