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錨主要用來固定卷揚機、導向滑輪、纜風繩、欖桿等。常用的有埋樁地錨、打樁地錨和捆龍地錨。
1.地錨的種類
(l)埋樁地錨將木樁置于深坑內,樁的后下方和前上方各用擋木將樁卡住,用土將坑回填夯實,如下圖1所示。木樁應選直徑20~26cm、長2m的圓木。埋深約1.6m。擋木長1.2m時地錨約可承受2t的拉力。如將2~3根木樁捆埋,擋木也增至2~3根,則可承受4t的拉力。
(2)打樁地錨將木樁斜向打人土層,如下圖2所示,樁長1.5~2.0m,入土12m。在柱前、地面下0.4m處,埋一根長1m的擋木,以增強柱前土體的抵抗能力。也可將2~3根樁串列一起,用鉛絲將樁拉結,增強地錨的錨固力。

打樁地錨的承拉能力與樁徑大小及樁的根數有關。當樁徑為18~22cm,單樁承拉能力1~2t;樁徑為20~26cm,兩根樁承拉能力可達3~5t。
(3)捆龍地錨將圓木橫放于深坑內,用鋼絲繩綁于圓木的1~2點上,埋好后回填夯實。
捆龍地錨的承拉能力除與圓木直徑和埋深有關外,還與樁的根數有關:圓木直徑為25cm,埋深1.7m時,單根捆龍約承拉3t,若三根捆龍一同承拉,可達到。
2.埋設和使用地錨的要求
(1)地錨應埋設在土質堅硬、地面不積水、不潮濕的地方。不易躲開時應挖排水溝,以利排除積水。
(2)不準選用腐爛、糟朽的木料做地錨。橫木的捆綁處,應用鋼材加固。
(3)鋼絲繩必須牢固,不準有滑脫或拉斷的危險。地錨受力方向與埋設方向一致。
(4)重要的或承拉較大的地錨,應經過認真計算和試拉后,方可正式使用。
(5)按地錨設計尺寸挖坑。回填土每300mm為一層,分層夯實至高出坑周400mm以上為止。
(6)地錨拉繩(纜風)與地面的夾角,依實際情況確定,以300左右為宜。
(7)在坡上設地錨時,坑前擋土長度不得小于坑深的3倍。
(8)地錨前,坑深2.5倍的范圍內不得有地溝、電纜、管道。
(9)地錨只允許按規定方向受力,不準近似垂直承拉和超載受拉。
(10)地錨附近嚴禁取土。
(11)使用舊地錨或利用固定建筑物、構筑物作為地錨時,必須弄清埋設與結構情況,經認真計算,證明能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