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是道路交通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安全性直接關系到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安全通行是隧道管理的首要目標和基本原則。影響地鐵隧道安全的因素是復雜的,主要在于人、車輛、供電、等。解決隧道安全問題,一個是日常管理,確保設備的可靠運行,這是隧道安全的基礎性工作;另一個是緊急安全措施,即災難性事故的應急處理和預案設計。
一、事故發生的原因
公路隧道的封閉性造成了行車環境的復雜性,給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同時在隧道管理上經驗不足,致使隧道容易發生事故,隧道發生的事故一般有車子拋錨、撞車、追尾、撞車引起的火災,毒氣泄露等情況,因此,從隧道交通事故著手分析。隧道交通事故一是客觀原因,諸如道路狀況、道路環境、道路線形、氣候等因素,也有駕駛員違章駕駛的主觀原因。
泰贛高速公路開通兩年多以來,楊公山發生了多起交通事故,一是進入該隧道地形復雜,彎道急、坡道多,下坡度大。在汽車在連續直行狀態下進入彎道,產生離心力,車速越高,轉彎半徑越小,離心力越大,加之駕駛員視野受限,又缺乏相應的減速防范措施,從而使車輛失穩、失控,發生側翻事故;下坡時由于慣性,車速又較快,對車輛行駛有較大影響。再加上駕駛員駕駛車輛進入隧道后,環境的變化給駕駛員造成了較大的心理壓力,加之隧道內光線與外界光線有一定的差異,駕駛員進入隧道后,不能很快適應,在遇到突發情況后反應遲鈍,易造成事故。二是主觀原因:駕駛員疲勞駕駛、超速行駛、行車縱向間距不夠、違章變更車道、違章超車、違章倒車、違章停車、違章掉頭、違章裝載、采取措施不當和機動車機件故障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因素。
二、事故發生前的預防對策
(一)加強對司機和管理人員的教育
1、由于司機安全意識對地隧道全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應加隧道安全意識的教育和宣傳,并加大安全警示。制作隧道安全宣傳小冊發放到司機手中,在隧道口懸掛安全教育標語,設立交通警示標志,在隧道進口處設立交通警示牌,張貼反光膜、裝防撞桶和鋪設減速帶,隨時根據情況變更電子情報板,減少由于司機的失誤而造成的隧道事故。
2、加強對管理人員的法制教育,技術教育,安全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管理人員要牢記“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準則。
(二)充分利用先進技術和監控設備
針對隧道管理難度大的特點,大力借助現代科學技術,利用隧道監控技術實施快捷、高效的管理。目前,泰贛高速上的佛子嶺、楊公山兩條隧道已安裝了先進監控系統、環境及設備監控系統、防災報警系統及高速通信網為代表的諸多管理、調度指揮和安全監控系統,并在隧道安全管理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充分利用利用先進技術和監控設備對機電設備、車輛運行狀況進行全方位監控,一是對隧道實施24小時監控,做好監控記錄,為隧道提供準確的交通信息,科學分析隧道交通狀況,及時發現問題,不放掉細小的隱患。二是依靠電子網絡,根據天氣、路面狀況,及時在可變情報板發布交通信息,溫情提醒過往司機。三是以攝像系統、通訊系統、報警系統為平臺,不斷完善信息采集、分析、處理和發布機制,建成信息處理,事故預警,指揮調度的綜合性防預警防范指揮系統。
(三)制定應急方案
除了加強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安全培訓,嚴肅勞動紀律和作業紀律,建立安全監督機制以外,制定各種事故信息傳遞流程和事故應急處理程序是十分必要的。
制定應急預案是安全防事故的重要舉措。建立安全監督機制以外,制定各種事故信息傳遞流程和事故應急處理程序是十分必要的。應急預案在應急系統中起著關鍵作用,它明確了在突發事故發生之前、發生過程中,以及剛剛結束之后,誰負責做什么,何時做,相應的策略和資源準備等。它是針對可能發生的重大事故及其影響和后果嚴重程度,為應急準備和應急響應的各個方面所預先做出的詳細安排,是開展及時、有序和有效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行動指南。因此,我所指定了《橋梁隧道突發事故應急預案》、《橋梁隧道突發事故應急流呈圖》、《橋梁隧道突發事故應急應變部署表》、《橋梁隧道突發事故床頭應變卡》,做到事故發生處驚不亂,胸有成竹。
(四)定期對各種應急預案進行模擬演練
制定了各種事故信息傳遞流程和事故應急處理程序,由于事故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以及操作人員的素質、水平、思想等因素,定期對各種應急預案進行模擬演練是十分必要的:
1、檢驗各部門、各工種人員的協調、以及快速反應能力和協同作戰能力。
2、檢查各部門、各工種,特別是控制中心對事故的應急處理指揮能力。
3、檢查在復雜情況下,如消防車、救護車、搶險車、公安人員等出動后,如何互相聯系和配合,讓消防人員、醫護人員、搶險人員、公安人員熟悉隧道的環境。
4、通過演練,對制定的制定各種事故信息傳遞流程和事故應急處理程序進行逐步修改、補充、完善。
5、增強全員安全生產意識,逐步提高各有關專業、各有關工種人員的應變能力、對事故的綜合救援能力,達到鍛煉隊伍的目的。
[NextPage]
三、事故發生后的處理對策
1、監控和養護人員在發現發生事故或緊急情況下,應立即撥打所24小時值班電話向總值班和所主要負責人報告,同時向交警、路政、消防等事故相關部門報告,報告時講清發生事故的具體地點、事故類型(火災、堵塞、毒氣泄露等)、有無人員傷亡、事故嚴重程度等。
2、總值班人員接到報警后,立即通知應急領導小組總指揮,由總指揮確定是否啟動相應的應急救援預案,并同時上報上級主管部門。
3、應急領導小組總指揮通知各應急救援組和所內人員,讓他們了解發生的事故或緊急情況,動員應急人員立即采取行動,并提醒其他無關人員采取進入安全避難地點、轉移到安全地點業等防護行動。①通訊聯絡組要立即投入工作,保持所內指揮中心與各應急救援組織的通訊聯絡暢通,同時,要保持與外部相關機構的聯絡的暢通。②搶險救援承擔著救人、滅火、疏通等重要職責。應急人員在到達現場進行救援時,先維護交通秩序,在進入隧道搶險救援,在搶險救援中執行職工和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優先、防止事故擴展優先、保護環境優先的應急救援行動優先原則。應急人員趕到現場后,根據以上原則和事故的性質、事態發展等確定應急救援措施和步驟。
4、服從統一部署和指揮,了解掌握事故災難情況,協調組織事件搶險救災和調查處理等事宜,并及時報告事態趨勢及狀況。
5、隧道安全應急方案:一是隧道內發生交通堵塞事故,堵塞車輛通行。必須立即組織人員必須在入口500米處設置標志牌,控制車輛禁止入洞并空出一條車道,便于交警和排障車輛進入,絕對保證風機、照明和消防設備處于正常使用的狀態。同時通知洞內車輛,并依次退出洞身,組織人員全力清障救援,在確保無障礙的情況下,才能疏導車輛正常通行。二是隧道發生火災事故,一旦發生災害事故,應迅速指揮機電設備做出反應,根據著火點位置自動調度送風和排風,進行通風排煙,引導人員疏散。要制定完善的消防預案,針對不同狀態以及消防重點部位制定具體的火災應急響應預案;貫徹“救人第一,救人與滅火同步進行”的原則,積極施救;處置火災事件應堅持快速反應的原則,做到反應快、報告快、處置快,把握起火初期的關鍵時間,把損失控制在最低程度;火災發生后,聯絡組工作人員應立即向“119”、“110”和交警報告。同時組織做好救護工作,積極開展滅火自救工作。三是隧道發生停電事故,應貫徹預防為主、防救結合的原則,重點做好日常安全供電保障工作,準備備用電源,防止停電事件的發生;停電事件發生后,要及時發電供電。
四、事故處理存在的問題
1、隧道應急處理的設備不全。隧道發生事故后,我們控制車輛禁止入洞并空出一條車道非常困難,司機不聽我們的指揮,無法做到維護事故時的交通秩序,給事故處理帶來很大不便,同時交警、路政、排障到達現場時間較長,事故應急處理不夠及時,這就要求 建立“聯動”的網絡體系。一是與交警、路政聯動,加強巡邏的密度,提高事故處置的速度;二是與養護部門的聯動,加強隧道養護維修的安全管控,加強隧道安全管控。
2、隧道應急處理的設備不全。隧道發生事故后,我們沒有任何救援設備,面對事故無能為力,如隧道內和隧道外無法保持聯系,手機信號不好,就是有信號因隧道內噪音大也無法聽清楚,應購置一些救援設施,提高事故施救能力。
上一篇:機械生產場所的安全要求
下一篇:隧道施工安全應注意的幾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