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設備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是現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設備。特種設備因機構復雜、載荷多變、結構龐大、運行空間廣、危險性大,而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系統進行統一監管,以加強對特種設備的專業化管理,防止重大事故的發生。在對基層的特種設備檢查過程中發現,特種設備發生事故的原因絕大多數是管理不善造成的。以下是特種設備管理的幾個重要環節:
1 建立特種設備檔案,完善技術資料
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是特種設備安全狀況的原始記錄,是管理部門制定規章制度、分析設備的安全狀態、安排檢修計劃的第一手資料,因此,建檔是特種設備安全管理重要的基礎工作,是對特種設備進行監控的一種有效手段。
各使用單位的設備管理部門應把每臺特種設備都立卷歸檔,設備檔案應包括:設備出廠的技術文件;安裝地點;起用時間;日常使用、保養、變更、檢查、試驗記錄;設備人身事故記錄;設備存在的問題及評價;設備電器原理圖、設備結構圖、設備易損件等。對于使用時間較長或因產權交接過程中資料損失或不全的設備,使用單位應組織人員進行實物測繪,盡量使檔案資料完整、準確。
2 提高基層特種設備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素質
合理使用特種設備,正確地進行操作,是保證設備安全運行的重要環節。應貫徹“人機固定”原則,實行定機、定人、定崗位責任的“三定”制度。操作人員必須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防止出現安全事故。
基層設備管理人員是特種設備最直接的管理者,也是上級主管部門獲得設備運行狀況和有關信息的直接提供者,因此,基層設備管理人員的責任心直接影響著上級主管部門和領導對該設備的重大決策。基層設備管理人員對能直接解決的問題要盡量解決,對不能解決的重要問題應立即上報上級主管部門和領導。上級主管部門和領導對設備管理人員應建立獎懲制度,每年組織相關專業人員對各自所管理的特種設備狀況進行評定一次,確定相應的等級,然后確定對基層設備管理人員的獎罰,對那些優秀的負責任的設備管理人員應重獎,相反,則應重罰。
特種設備操作人員是設備的直接駕馭者。必須進行培訓后持證上崗。
作為特種設備操作人員,應認真做好每天的運行記錄、交接記錄;應愛惜自己的設備,認真做好平時的維護保養工作,保證設備健康正常的運行。
3 特種設備的使用、操作要求
特種設備在使用中,要盡量避免發生故障,尤其是預防事故損壞(非正常損壞)即指人為的損壞。造成事故損壞的主要原因有:操作人員技術不熟練或麻痹大意,或違反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保養規定;機械設備保養、維修不良,或運輸和保管不當;使用方法不合理和指揮錯誤;氣候和作業條件的影響等。必須針對這些問題采取措施,嚴加防范,隨時要以“五好”標準予以檢查控制,即:(1)設備運行好:要做到高效、優質、低耗;(2)技術狀況好:要做到機械設備經常處于完好狀態,工作性能達到規定要求,附屬裝置等完整齊全;(3)使用好:要認真執行以崗位責任制為主的各項制度,做到合理使用,原始記錄要齊全準確;(4)保養好:要認真執行保養規定,做到精心保養,隨時搞好清潔、潤滑、調整、緊固、防腐;(5)安全好:要認真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和有關安全制度,做到安全生產,無機械事故。
只要調動人的積極性、建立健全合理的規章制度、嚴格執行技術規定,就能提高特種設備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率。
4 加強特種設備的維修和保養
維修和保養是決定特種設備能否保持狀態良好、創造更多經濟效益的重要因素。在對基層特種設備的檢查過程中,發現各使用單位的維修資金未完全落實到位,造成許多設備該修的未修,埋下了嚴重的安全隱患。作為使用單位的領導,應高度重視設備的維修和保養,在設備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還應把資金投入到設備的維修和保養工作中去,以確保人身和設備的安全。
5 加強特種設備的定期檢驗工作和監管力度
由于特種設備的特殊性,國家規定必須對此類設備進行定期檢驗,檢驗工作必須由質量技術監督系統取得檢驗資格的特種設備檢驗所進行。通過檢驗,可更好地掌握設備的實際安全狀況,提高各使用單位對設備管理、使用的重視程度。
在檢驗部門查出安全隱患后,對這些隱患進行分類,確定必須立即整改的關鍵項目,限期予以完成,并對整改情況進行跟蹤;而對于一時確實難以整改的,則根據情況區別對待,一方面采取補救措施,另一方面該停止使用的就停止使用,決不姑息遷就。這樣,就使整改率大大提高,設備的安全狀況得到了很大改善。
定期檢驗工作的開展,促進了各使用單位對特種設備的維修和保養,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降低了事故發生率。
上一篇:壓力容器正確安全操作的方法
下一篇:氣瓶充裝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