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設備安全管理目的
設備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在設備壽命周期的全過程中,采用各種技術措施,如設計階段采取安全設計,提高防護標準,使用維修階段制訂安全操作規程、安全改造、改善維修等;組織措施,如安全教育、事故分析處理、安全考核審查等,消除一切使機械設備遭受損壞、人身健康與安全受到威脅和環境遭到污染的因素或現象,避免事故的發生,實現安全生產,保護職工的人身安全與健康,提高企業經營管理的經濟效益。
2.分類
機械設備所引發的事故包括機械事故和人員傷害事故,具體分為:
。1) 機械設備本身遭到不正常破壞,無人員傷害的單純機械事故;
。2)由于機械設備發生事故引起的其他性質的災害,例如火災、停電、停產等;
(3)由于機械設備發生事故而引起的人身傷亡事故;
。4)由于機械設備的原因(機械設備本身不一定發生事故)而引起的人身傷亡或職業病,以及對環境的污染等。
從保證生產設備安全運行角度出發 設備的安全管理范圍應包括上述4種事故類型,但從企業內部常規的管理業務分工出發,上述4種事故類型通常由不同部門分別或協助管理。一般第(1) 類事故由設備管理部門單獨管理;第(2)、(3) 類事故由設備管理部門與安全管理部門共同管理,其中設備管理部門側重于設備損壞方面的管理,而安全管理部門則側重于人員傷亡及引發的其它災害(如火災)方面的管理;第 (4)類事故,由于機械設備未受到任何損壞,也不需要任何用于修復的直接費用開支,由安全管理部門管理。
3.內容體系
設備的安全管理內容體系可按縱向和橫向展開。縱向展開實際就是面向設備整個使用過程的管理,包括設備選購與安裝調試的安全管理、設備使用的安全管理、設備維修保養、報廢的安全管理、設備安全檔案管理等。橫向展開就是面向不同設備類型對象的安全管理,如機械類設備、電氣設備、鍋爐壓力容器、燃燒爆炸危險設施的安全管理等。
上一篇:實現設備安全的途徑
下一篇:企業設備購置的安全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