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腳手架施工安全管理:現場管理人員更換頻繁,建筑現場一線作業人員素質較低,存在技術交底和安全培訓不到位現象。
不少施工現場項目部對模板支撐系統執行規范規定技術要求觀念不強,作業人員思想松懈,由于使用臨時工較多,未按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進行作業,檢查中常發現立桿間距變大現象,簡化操作程序,未按公司規定的程序進行搭設,未進行嚴格檢查或檢查不徹底,致使薄弱環節未能及時發現,檢查責任又不到位。建筑市場競爭激烈,壓價情況嚴重,在招標文件中極大多數不提及施工安全投入費用單項,施工企業為了提高中標率,只能采用低價投標,施工中安全投入費用自然減少,施工安全投入費用與國外相比,差距很大。由于施工企業項目部多,地點分散,各種檢查很難全面鋪開,特別對于新招民工,民工培訓和公司安全責任制不能及時落實,安全措施不到位。規范JGJl30-2001中表5.1.7注中規定“扣件螺栓擰緊扭力矩值不應小于40N.m,且不應大于65N.m”,第8.2.5條對扣件螺栓擰緊扭力檢查作出規定,但施工中實際很難做這一點。
Φ48鋼管扣件式支模架與腳手架倒塌事故分析材料上原因:鋼管彎曲,鋼管經過多年使用后,鋼管將產生變形和彎曲,而模板支撐系統設計時均按直線鋼管來考慮,不考慮其彎曲變形的,實際上鋼管彎曲后的承載能力大為降低。某工程發生重大事故后對鋼管進行檢查,其合格率僅為50%。鋼管壁厚變薄,在市場上采購鋼管,名義上是Φ48×3.5鋼管,實際測量時,不少鋼管壁厚實為2.8~3.0mm,其軸向抗壓能力降低18.7~13.3%。鋼管使用多年,局部壁厚也變薄。扣件合格率低:規范JGJl30—2001表5.1.7規定對接扣件抗滑承載力為3.2KN,直角與回轉扣件抗滑承載力為8KN,從現場檢查發現,很難達到此規定,某工地發生重大事故后,對扣件進行檢查,其合格率為0%。
上一篇:暑雨季建設施工注意事項
下一篇:大型硐室施工中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