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底內容:
1、場地布置及硬化情況
施工采用10cm厚C15混凝土進行場地硬化,施工用電就近安裝變壓器后,架線連接完畢。
2、測量放樣
根據導線點的復測成果,圖紙提供的圓管涵中心坐標值(先計算復核),再計算出軸線、端墻等位置坐標,用全站儀放樣,開挖前先放出開挖邊線,基礎處理后再精確放出縱橫軸線及基礎與端墻、八字墻的位置。
3、基礎開挖及基底處理
基坑的開挖采用挖掘機與人工相配合的方式進行開挖,挖掘機挖至距基底設計標高20~30cm時再由人工開挖整平,基坑開挖完畢后,及時進行基底標高、平面位置、地質和地基承載力的檢測,如基底承載力不滿足要求,做換填處理或與有關單位聯系確定處理方案,以滿足施工和設計要求。
4、基礎支模及砼的澆筑
根據管涵基礎尺寸,將基坑底及兩側整理成型,支立管基模板,基礎采用兩次澆筑,第一次澆筑至管底以下2~3cm處,待管節安裝完成后,第二次澆筑完基礎其余部分。砼采用現場拌和,按30cm/層厚度水平澆筑,第一次澆筑時要注意頂面平整,并在砼表面全部拉毛,第二次要在管兩側對稱澆筑,以防擠偏管涵。砼坍落度在3~5cm左右,基礎砼澆筑完成后注意養生。砼初凝后灑水養護,當氣溫低于5℃時,應覆蓋保溫,保濕材料,但不得在砼上灑水,每批砼試塊與澆筑砼同條件養護。
5、管節安裝
第一次澆筑砼完成,待強度達到50%以上后,開始安放預制管節。安放管節采用吊裝方法。安放時要從沉漿縫向兩側安放,保證管接頭處沉降縫在同一豎直面上。同時要在管底設置2~3cm坐漿砼,保證管節安放平順穩定。
等第二次砼澆筑完成后,進行管節接縫及沉降縫處理。管節在對頭拼接時,填塞用瀝青浸過的麻絮,上半圈應從外往里填塞,下半圈應從里往外填塞。然后在外面圈滿涂熱瀝青兩層。
6、圓管涵端墻及八字墻澆筑
圓管涵端墻與八字墻身為C20砼,洞口鋪砌為M7.5砂漿砌片石。
7、回填
管兩側填土應分層回填,每層高度不得大于15cm,并應盡早采用重型壓路機壓實,回填范圍內的密實,回填范圍內的密實度要求要比后層次的路基壓實密度提高1個百分點,回填過程中要順路形成3%的坡度,以防止雨水沿構造物外壁滲透,影響回填質量。圓管涵頂上及涵身兩側寬度不小于2倍孔徑范圍內應分層對稱夯實,壓實度要達到96%以上。
8、施工注意事項
(1)圓管涵地基承載力必須大于180KPa,否則換填處理。
(2)訂購的預制管節,必須經檢驗合格,并請監理工程師檢驗認可后,方可投入使用。堆放管節的地面應平整,必要時設5~10cm的砂墊層,使受力均勻,以免管節開裂。
(3)管節在運輸、安裝過程中,應謹慎,勿使管節受到碰撞而損壞。
(4)當管節長度之和與實際涵長有微小誤差時應將差值平分于上下兩端。為避免放樣時的誤差,可將一端端墻于管節安裝完畢后,再行第二次澆筑。
(5)當圓管涵填土厚度小于0.5m時,任何機械及車輛不得通過。
(6)洞口尺寸的設計與路基邊坡率不符時,應按設計邊坡進行調整。
上一篇:長螺旋鉆成孔灌注樁施工技術交底
下一篇:壓刨床作業安全技術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