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4月份以來,徐州礦務集團深化質量標準化建設,組織開展了質量標準化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和
工藝創新活動,有效地提高了礦井質量標準化達標的技術含量,為建設本質安全型企業發揮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實踐證明,質量標準化創新是促進礦井安全生產的有效途徑。
一、質量標準化創新的標準和考核獎懲辦法
為了鼓勵創新,徐礦集團制訂了《關于推進質量標準化創新活動和嘉獎激勵的暫行規定》,明確了質量標準化創新的標準和考核獎懲辦法。
1.標準
徐礦集團質量標準化創新著眼于點面結合,從點上做起,又稱創新點。 所謂創新點,即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工藝創新(含引進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和新的管理制度)。
管理創新指在管理上有獨特做法,達到提高管理效率、簡化管理程序的目的,且有普遍推廣價值的新制度和新辦法。
技術創新指在技術上有新的發明創造,并適用于生產現場,取得顯著經濟效益,且有推廣價值。
工藝創新指在工藝上有改進,達到提高勞動工效、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減少施工工序、提高安全系數、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在相似條伺:下有推廣價值。
2.考核辦法
對創新點實行百分制考核?己藘热萦杉夹g先進性、對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創新工作的難易程度、可推廣性和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五部分組成,各占20%。
3.獎懲
(1)前三名獎:集團公司每季度在質量標準化評級達到部級并且未發生死亡事故的礦井中,按照創新點分值評出前三名,即質量標準化礦井前三名,在原質量標準化獎勵標準的基礎上,對前三名分別嘉獎4、3、2萬元。
(2)創新點單項獎:每季度在未進入前三名的礦井中設(有推廣價值的)創新點單項獎3個,每個嘉獎1000元。
(3)無創新點單位罰款:對季度內沒有創新點的礦井視為質量標準化工作較差的礦井,罰款5萬元。
二、質量標準化創新點申報和評選程序
1.申報
(1)季度初,各礦基層單位發動各方面人才集思廣益,在有利于安全生產的前提下,本著技術創新、工藝改
革、提高效益的原則,提出創新的思路和實施措施,組織開發,并將創新計劃報礦有關業務技術部門。
(2)礦組織有關人員對基層上報的創新計劃的可行性、實用性、創新性進行評估、篩選后匯總上報集團公司,同時對基層單位創新計劃的實施給予技術指導。
2.初驗
季度末,集團公司組織各專業人員在季度質量標準化驗收時,對各礦上報并完成的創新點進行驗收,篩選出屬于集團公司范圍內有創新和推廣價值的創新點。
3.公示投票
集團公司將經過初驗的各單位的創新點的內容簡介上網公示(不公布創新單位),由各礦投票,評選出自己認為有創新和推廣價值的創新點。
4.專家評審
集團公司組織專家組分專業對經過投票選出的創新點按照考核的內容進行評審打分,其中技術先進性占20分(國際領先100%、國內領先90%、省內領先80%、局內領先70%);對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占20分(極重要100%、重要90%、一般80%);創新工作的難易程度占20分(很難100%、難90%、一般難80%);可推廣性占20分(可在全公司推廣100%、可在相對條件礦井推廣80%、在極少數礦井推廣50%);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占20分(顯著
100%、一般80%)。
專家評審打分匯總后,即對經過集團公司季度驗收達到部級質量標準化水平的礦井按創新點總分排名評出一、二、三名,同時在四、五、六名中各選出一個優勝創新點。
三、質量標準化創新點的推廣應用
徐礦集團每季度從評定的創新點中挑選出具有廣泛推廣價值的在全公司各礦推廣,并分專業分類給予指導。為了鼓勵各礦推廣應用,公司規定凡按照要求在規定時間內推廣的,在該礦季度專業質量標準化總分中加0.5分,充分調動了各單位在實踐中推廣應用創新點的積極性。
2003年二季度和三季度徐礦集團共評選出163項創新點。其中采煤25項、掘進31項、機電37項、運輸27項、通防34項、巷修8項,管理1項。集團公司分兩批共推廣80項,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四、質量標準化創新的特點和意義
1.特點
質量標準化創新有著獨特的特點,具體表現在:
(1)開發期短,實用性強。徐礦集團的質量標準化創新開發期為一個季度,各單位本著有利于安全生產,解決采、掘、機、運、通各專業安全生產的實際問題而開發,實用性強。
(2)集思廣益,具有廣泛性。質量標準化創新參加的人員非常廣泛,層次不等,但主要是基層單位的生產和業務技術骨干;創新的范圍之廣,如采煤、掘進、通防、機電、運輸等專業,大到一個系統,小到一個生產工具的改進。
(3)見效快,成果顯著。由于開發期短,投入少,成本低,實用性強,且又具有廣泛推廣的價值,因而達到見效快的目的。特別是經過認定并在全公司推廣的創新點,短時間內獲得了鮮見的效果。
2.意義
徐礦集團開發的質量標準化創新活動為全公司礦井質量標準化達標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各類創新對安全
生產起到了積極的推動和保障作用。主要表現在:
(1)有利于生產,提高了工作效率。如綜采工作面皮帶運輸機尾自移裝置,綜合機械化掘進機、煤巷風動鏟、大扭矩錨桿機的推廣應用,下山排水自吸泵的應用等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程質量。
(2)有利于安全,促進了裝備手段的科學化。如手搖式安全門、杠桿式聯動安全門、主要風門自動關閉裝置、掘進除塵風機的研制等。刮板輸送機液壓緊鏈器,杜絕了手動掐鏈易傷手指的問題;新型斜巷上口聯鎖行車安全裝置和斜巷上口擋欄聯鎖裝置、閉鎖裝置等,制造加工簡單,安裝量小,操作靈活,減少了事故;井下無人值守變電所實現地面“四遙”和可視化;提升機制動閘在線測量,磨擦式自鎖緊卡繩器的應用等提高了設備的安全可靠性和自動化水平,改善了工作環境。
(3)有利于節約材料,降低了成本。如新型復合背板、可回收錨桿的研制與應用等。錨注修護一體化的應用解決了圍巖破碎區域巷道修護加固的難題,減少了巷道的二次重復修護,提高了巷道的利用率。
(4)有利于激勵職工,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徐礦集團對質量標準化創新進行嘉獎激勵,各礦為鼓勵創新也制訂了相應的獎勵辦法,有的礦對被集團公司認定的創新點的開發人給予500元獎勵,對被公司認定并作為推廣項目的創新單位嘉獎1000元。由于采取嘉獎措施,充分調動了廣大職工參與并大搞創新活動的積極性。
五、有待解決的問題
質量標準化創新的制度和措施還要不斷完善,還需要積極引導,如有些單位申報的創新點不少,但被集團公司選中的不多,主要原因是創新水平和質量不高、實用性不強,帶有應付性。另外,集團公司內部單位之間、單位內專業之間創新數目不夠平衡,有待今后進一步引導。
(摘自:《中國煤炭企業管理》2004.3)
下一篇:涂裝安全工程及其標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