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醫學科學院研究人員對莫斯科生活條件及其對人體健康狀況的影響情況進行多年研究后,最近提出了新的居住環境評判標準,即將人的居住條件分為優秀、良好、令人滿意、只適合臨時居住和完全不適合居住5個等級。
俄專家認為,住房外面空氣應該保持新鮮,并且不含有致病微生物和有害化學物質。為了保持住宅樓通風,樓房正面之間的距離應該不少于建筑高度的2.5倍,側面之間的距離不低于建筑高度,并且住宅樓之間沒有其他復雜建筑,1公頃土地上的居住面積不應超過5000平方米。這樣才能使居住區的空氣保持清新,室外有足夠的綠化面積,樓房內外有充足的光線。就樓內而言,除了要求采光好外,還應該具有良好的通風條件,滿足每人每小時至少呼吸60立方米空氣的要求。由于新樓內部化學物質污染的平均水平比室外空氣污染高出1.5~4倍,因此,更重要的是能夠保證有新鮮空氣“吹”入樓內。
俄專家認為,在建設新樓房時應該保證所用材料都不會對人的健康帶來不良影響,為此,在選擇樓房建筑材料時應該進行幾十項參數的綜合檢查,而不是只對建好的住房進行衛生標準檢查。
下一篇:迪拜:安全駕駛可獲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