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1月8日至11月20日,由國家電力公司電源建設部組織的電力建設安全考察團赴美考察了柏克德公司(Bechtel)和福斯特惠勒公司(Foster Wheeler)。在為期13天的考察中,兩公司先進的安全管理給考察人員留下了深刻印象。
“安全高于一切”
柏克德公司始建于1898年。該公司在中國有70多個項目,電力項目有福建湄洲灣電廠工程和河南焦作萬方電廠。
柏克德公司長期以來始終堅持“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預防和避免的”指導思想,強調“安全高于一切”的價值理念(政策與文化),把關心人、愛護人、尊重人作為安全管理的基本出發點(領導和承諾)。95年其在全世界范圍內完成的項目中有85%未發生工時損失事故,雇員有約5400萬小時未發生工時損失事故,這一安全佳績使該公司榮獲美國安全大會授予的最高獎勵——五星衛生安全管理獎。
一攬子管理
從工程現場了解的情況看,他們的現場(項目)組織機構與我國電力建設工程現場大致相同。項目部設有現場經理、工程總管、總工程師。下面分設安全健康與環境主管(經理)、費用控制與計劃主管(經理)、勞資主管、采購經理、施工經理、合同主管六個部門。安全部門有3位安全工程師,還有緊急救護醫務人員,實行安全健康與環境一體化管理。環境管理包括評估、監測、教育、現場實施與監督檢查;安全管理包括施工安全、交通安全、機械安全、消防安全、勞動防護用品等;健康管理包括工業衛生(防塵、防毒、防噪音)、現場衛生、生活衛生、醫療救護等。總之,只要與安全、健康、環境有直接關聯的,安全部門都管。這就簡化了現場安全管理環節,效能顯著。
“工時損失事故”
考察中大家感到比較新的一個名詞是:工時損失事故。如介紹:“柏克德公司在中國的電力項目福建湄洲灣電廠工程750萬工作小時無事故(受傷三天不上班就算事故),1150萬工作小時只有一起工時損失事故”。我們對此沒有一個形象、具體的概念,因為我們只把事故分為:特大、重大、死亡、重傷和輕傷幾類事故,要求公司控制重傷,不發生死亡;工地控制輕傷,不發生重傷;班組控制未遂和異常,不發生輕傷。“工時損失事故”體現了柏克德公司“安全就是效益”的思想。減少事故和傷害,就是保護了生產力,減少工時損失,就能提高經濟效益。柏克德公司的安全工作已經深入到控制施工中由于搬運材料物品不得法或用力過猛造成腰部、腕、膝、肘關節扭傷。以及壓傷手指、腳趾等。
工地沒有辦公室和休息室
美國沒有專業的施工隊伍,施工管理者根據工程進度,通過行業工會在當地招聘工人。施工現場沒有宿舍、食堂等臨時建筑,工程管理人員的辦公室、會議室是由集裝箱組合的,現場沒有工地辦公室和班組休息室,只有幾個集裝箱用作工具房(僅臨建一項就比國內工程節省一大筆費用)。每天一大早工人要開車趕到現場(每個現場都有一個很大的停車場),在討論作業內容、作業工具和安全措施之后,就拿工具開始干活,午餐就在現場吃自帶食品。現場每個作業點都有飲水桶,提供免費的飲用水,想喝飲料有自動售貨機。下午3點半下班,工人就開車回家,工程基本不加班。
高空作業車
在兩個火電施工現場,高處作業搭設的腳手架不多,基本看不到國內火電施工現場大量使用的鋼管腳手架,只有少量的裝配式腳手架和自動升降車,大量的高處作業都是使用高空作業車,兩個火電施工現場都有十部左右的高空作業車。高空作業車安全性能好、效率高,非常值得在國內的火電施工現場推廣。此外,現場大量使用施工機械和中小型電動工具,除了各種吊車,還有微型挖掘機、類似摩托車的四輪車和一些叫不出名的專用施工工具。先進的施工機械大大減少了人力勞動,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也提高了作業的安全性。
安全繩、標志、廁所
美國的火電施工現場有許多有特點的安全衛生設施。
水平安全繩 鍋爐鋼架未裝正式欄桿的水平橫梁上都拉有水平安全繩,柱子在設計制造時就預留了穿水平安全繩的孔,安全繩在穿過孔的位置固定一個卡子,防止安全繩滑動,可見從設計、制造階段就考慮到了施工階段防止人身事故的措施。不方便拉水平安全繩的地方,安全帶就掛在卡在橫梁上的防墜落保護器上,這個掛安全帶的防墜落保護器設計精巧,簡潔實用,我們臨走時還要了一支,想回去讓有關廠家仿制開發。
安全標志 兩個施工現場的安全標志和標語不多,但所有危險設備如帶電設備都有危險警告;化學危險品設置專門平臺和醒目警示標志;在禁止入內的危險地段和作業面用黃塑料警示帶或塑料圍網圍起來,設三角架警告標志。這種警示帶或塑料圍網大約都是一次性的,設置起來非常方便。在通往現場的道路上方有一條輸電線路,為防止吊車或運輸超高設備時碰撞,在線路上設置了醒目的紅色警示球作禁止碰撞標志。
現場的安全標語、口號不多,只在必經的地方,如電梯口、飲水棚、辦公區門口有幾塊。個別標語還很有哲理,如“安全是沒有觀眾的運動,同心協力才能贏”。
廁所和洗手器 現場設置了很多標準干式廁所,鍋爐各層都有。所以稱“標準”,是因為在美國各地的大小施工現場都能看到這種廁所。另外,現場還設置了一些帶洗滌液的洗手器,洗手器為腳踏式,方便職工及時清洗,現場每個工作地點都有垃圾筒,現場垃圾分類存放,符合環保要求。
此外,還有施工電梯、廢料垃圾通道、速差自控器等,鍋爐也采用管道集中供氣。
沒電也能干活
柏克德公司參股建設與施工總承包的德爾塔(DELTA)3 x 215MW十330MW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廠工程施工現場沒有外接電源,即“三通一平”中沒有“通電”。所有的用電設備都靠大大小小的發電機,每個手動電動工具旁邊都有一臺小發電機,電焊機等功率大的都有一臺大發電機,就連現場的集中照明也是由發電機和照明燈作成一體,可以移動。改變了我們以前“沒有電就沒法干活”的傳統觀念。
比照與思考
在考察結束前的總結會上,有兩種觀點:一部分同志認為我們看到的是電力建設安全文明施工國際先進水平,開闊了眼界,學到不少東西。也有部分同志認為美國的電力建設施工現場不過如此,還沒有我們國內火電施工現場衛生搞得好,安全設施也沒有我們投入大。
提高作業人員素質美國施工現場的作業人員是具備專業施工資格(尤其是特種作業)和相應的技術素質的合格技術工人,不存在“三工” (外包工、臨時工、民工)問題。而目前我們的勞動力市場還很不成熟,作業人員的素質制約了我們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的效果。
逐步提高安全基礎水平在美國現場考察期間,我們有一種強烈的感受,就是現場安全文明施工很務實,不搞花架子、走形式。現場沒有多少安全標語、口號,安全設施夠用、能保證安全就行。有些同志認為他們安全衛生設施不如我們的標準,現場沒有我們的整齊,道路沒有我們的清潔,安全投入也不如我們的大。但為什么我們的事故得不到有效控制?實際效果為什么相差很大?除了人的因素,安全基礎設施差是一大問題。
美國工程施工現場使用的大型吊車和高空作業車等施工機械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性能優良、安全可靠。美國市場經濟發達,產品分得很細,種類很多,工程上使用的許多設施、工器具和材料都可以從專業市場上買到安全合格的產品,或在專業廠家定做,如鍋爐上的臨時電源線和照明燈都用專用設施固定得非常好,雖是臨時設施,但用的是專門為此設計的正式設備;現場使用的腳手板是一種復合木板,既結實又防火;起重用的千斤繩是專用吊帶,還有各種電壓等級的電源箱、各種專業工具等等。這些性能優良的機械設備、設施,門類齊全的專業工器具和材料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物的不安全狀態,保證了施工安全。而國內施工現場很多設施和工器具是沒有生產許可證的廠家或個體小企業生產的,有的是施工企業自己制做的,比如電源箱,有木頭殼的、鐵殼的、環氧樹脂殼的,有空氣開關的、閘刀開關的,什么都有。自己設計、自己選材、自己裝配,很多環節存在缺陷。再加上使用當中的不規范,很容易造成觸電事故。
加強個體防護在個人防護上,美國人不怕麻煩,不怕花錢,追求完善。如必須使用全身型安全帶,砂輪機操作人員必須戴有防護面罩的安全帽,在裝配腳手架時,大量速差自控器和安全帶配合使用。另一方面,他們不重視立體交叉防護(也可能他們的工期安排合理,能夠避免交叉作業),整個現場基本看不到安全網。這和國內好像倒過來。國內工程可以在安全網和安全宣傳牌上花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但作業人員的個人防護用品卻非常簡陋。
上一篇:歐盟保障隧道安全的舉措
下一篇:芬蘭中小型企業的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