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計算機運用的普及和網絡技術的進步,以新技術產業為核心,以智力資源為第一要素的知識經濟時代已經來臨。在知識經濟時代,油田消防工作必須通過健全與完善消防科技體制,廣泛應用于信息技術、提高油田消防工作的科技含量等措施,以適應時代的需要。
關鍵詞:知識經濟 油田消防 信息網絡
一、 知識經濟的由來及特征
本世紀70年代,美國著名學者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書中,首次提出“后工業經濟”。1982年,奈斯比特在《大趨勢》一書中,首次提出了“信息經濟”這一概念。1990年,聯合國有關機構首次正式提出了“知識經濟”。1996年,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表的《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的報告中將知識經濟定義為“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經濟”。1997年,美國總統克林頓首先采用了“知識經濟”的提法,經過不斷的完善和發展,現在世界各國都認同了知識經濟這一概念。知識經濟主要特征是以新技術產業為核心、以智力資源為第一要素。
二、提高油田消防科技水平的思路與措施
1、 健全和完善 消防科技體制
鄧小平同志曾指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消防科技水平進步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面對挑戰要轉變觀念,不斷健全和完善消防科技體制。首先,油田企業要加強對消防科技工作的領導,要把消防科技納入國家的科技發展綱要,并在政策上給予傾斜和支持。其次,加大油田消防科技資金投入,以確保油田重點消防科研項目的順利進行。第三,采取消防科技機構與高等院校相結合的辦法,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對一些重點課題開展攻關,力爭早日取得重大進展和突破。第四,加強消防科技的國際交流,廣泛運用當今最新成果,進一步推動油田的消防科技進步。
2、 計算機的廣泛應用
西方發達國家和國內各行業成功應用的經驗表明計算機技術作為信息社會的主力軍,有著不可替代的技術優勢,把計算機技術廣泛應用到油田消防工作中去,可以提高油田消防工作的效能,為油田消防工作現代化創造必要的支持。
3、 建立油田消防信息港
知識經濟,也稱為網絡經濟。網絡化將為油田消防工作帶來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和深遠影響,通過采用數字化、自動化、光纖化以及集群通信、短波通信、衛星通信等先進技術,可最終形成覆蓋油區的消防專用信息網,實現油田消防信息的全面共享。通過網絡技術,使目前油田消防管理和滅火指揮存在的信息滯后的情況得以改變。實現信息的適時傳送,為消防管理和滅火指揮決策服務。將油田局、廠、礦(大隊)三級消防通訊網和監控設備及消防車聯網,可以增強火場通訊能力,使消防指揮員迅速了解火場情況,與專家和上級進行網上異地會商。通過油田消防指揮中心的信息網進行異地會商,實現消防指揮中心通過信息網絡和各系統的遠程滅火指揮,為滅火搶險贏得寶貴的時間,最大限度地減少火災造成的損失。
4、 加強油田火災的基礎研究
重視和加強火災的基礎研究工作,特別是燃燒過程的基本理論方面研究。把工作重點放在油、氣燃燒動力學、火焰輻射和燃燒產物的熱化、可燃性及火災傳播等方面的研究上,更進一步掌握油田火災過程的本質和科學規律。同時,廣泛應用電子計算機等現代手段,在加強石油化工特殊火災實驗研究的基礎上,從油田火災的模化研究領域拓展,建立具有科學性、代表性和客觀性的模型及應變數學模型。強化油田火災煙氣的具體評價由動物實驗轉變為通過描述結合煙氣毒性數據的火災數學模型,可以對各種不同成分和不同條件下的油、氣火災煙氣危險毒性做出分析和評價。在油、氣爆炸的研究方面,加強對油、氣混合爆炸性氣體的紊流和彌散特性對爆炸傳播影響的研究,進一步帶動防護措施和抑制爆炸系統的研究,把火災基礎研究的成果迅速推廣應用到油田消防工作中去,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油田火災防范和撲救的有效手段。
5、 油田火災模化成果的廣泛應用
隨著火災模化研究的深入,將對今后油田消防工作產生深遠的影響和革命性的變化。消防法規的主要內容將不是對防火間距、安全疏散通道等具體的防火措施做出詳細的規定,而是通過對油田火災模化的計算,預測發生火災時火勢如何蔓延,煙氣如何流動,確定總體的防火安全要求。設計人員在確保安全性的前提下,可自由地進行設計,既在可以滿足油田建筑物及工藝流程對消防安全性的前提下,可自由地進行設計,既可以滿足建筑物及工藝流程對消防安全的特殊需要,又可以發揮設計人員的聰明才智,消除不必要的束縛,降低投資和成本。可以幫助油田消防專業人員做好重點消防單位的消防工作,掌握火災蔓延和煙氣流動的特點及趨勢,制定出符合實際科學具體的滅火搶險預案。
6、 提高油田消防工作的科技含量
把對外引進與自主開發有機結合起來,在消防戰斗車、滅火藥劑、自動報警和自動滅火系統等主要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消防戰斗車應用電子計算機技術,提高消防滅火裝備的自動化程度,改進各系統和設計,更有效利用車載動力和滅火劑,縮短滅火戰斗的準備時間,提高滅火戰斗效能。個人防護裝備逐步向抗高溫、重量輕、靈活方便的方向發展。采用符合環保要求的新型鹵代烷代替滅火劑,應用新一代的化合物滅火設備和新的添加劑,使干粉具備抗復燃的特性。加強耐高溫和耐煙氣泡沫滅火劑的專項研究,使其能在高溫的作用下自行發泡或能在高溫下利用煙氣發泡,不易被火焰破壞,以滿足油田火災撲救的特殊需要。加強火災預警及特種消防裝備的研究,提高早期發現火災的能力。充分利用電子計算機與數字通訊技術對火災探測報警系統進行改進,降低誤報率,提高可靠性,增強要害部位和關鍵生產裝置等重點消防單位的火災預警能力。開發成本低,效果好,火災撲滅后系統可自動關閉的快速響應早期滅火系統和一旦復燃再次自動噴水的再循環滅火系統,提高自身的可靠性,減少水漬損失。
總之,油田做為油氣生產的主要單位,易燃易爆等危險場所點多面廣,消防工作重中之重。如何做好新形勢下油田消防工作,是我們每個安全工作者都必須面對的一個難題。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計算機化、網絡化以及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將會推動油田消防工作的發展,最終實現本質化消防安全。
上一篇: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中常見問題探討
下一篇:火災應急準備和響應的審核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