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浮頂油罐浮盤沉沒原因及防范措施探索——引言(1)
目前,在煉油企業油庫的油罐選型中,內浮頂油罐由于具備隔離油氣、抑制油氣揮發、火災危險性小、維修方便等優點,而得到普遍使用,但是常常由于在內浮頂油罐的設計施工、生產操作過程中出現各種問題造成內浮盤沉沒事故,給企業的正常生產運行造成極大影響和損失。現就內浮盤沉沒的的原因及防范措施談談自己的看法,敬請大家指教。
內浮頂油罐浮盤沉沒原因及防范措施探索——沉沒的原因(2)
1、設計問題。有的內浮頂罐壁上未開透氣孔,而在頂蓋上增加呼吸閥數量,致使浮盤上部受壓,制約了浮盤的浮動。內浮盤結構設計不合理,浮盤為敞開式,上面無遮蓋,容易造成油料進入浮盤內;浮盤上中能積存油液,而不能排掉油液;浮盤上無隔艙,抗沉性差,只要有一處漏,就容易造成浮盤上沉沒。使用經驗證明,對于這種盤式結構的浮頂,雖然具有鋼材耗量少、自然排散油氣、失火危險性小、修理方便等優點,但容易造成浮盤沉沒,安全性差。
2、施工質量問題。個別浮盤支架焊死在罐低板上,進油時浮盤根本不浮不起來。由于焊接不良,金屬出現裂紋和腐蝕,導致油罐浮頂破裂、滲漏,主柱歪斜等造成內浮盤沉沒。
3、操作問題。進油高度超高,浮盤被固定頂蓋上的梯子頂柱,油料進入浮盤上部而造成浮盤沉沒。在倒罐時利用量油孔導向管作為罐內管線,使介質從量油導向管上的開孔處流到浮盤上,導致浮盤沉沒。
4、液泛。所謂液泛,就是指油氣夾帶液沫噴濺到內浮盤上的過程。一方面油料輸送到罐內壓力降低,使得原來的相平衡破壞,在常壓下達到新的平衡,同時產生大量的油氣。另一方面,對煉油廠油庫,由于油料進罐溫度可能較高,或油料未經穩定脫氣,致使一部分輕組分氣化、產生大量氣體,這些氣體,在罐內形成氣泡,聚積在內浮頂下和密封裝置處,而且輸油作業時油料在罐內劇烈湍動,使得內浮頂傾斜、旋轉,罐壁與密封裝置若在某處有一微小縫隙,氣體便會在這種微小縫隙中產生極大的流速,并攜帶著液沫從密封縫隙中噴濺而出,所夾帶的大部分液體,落在內浮頂上,并在內浮頂上積聚。如果油料產生的氣體越多,噴濺的高度也就越大,所夾帶的液沫也就越多,液泛也就越嚴重。加上內浮盤又易于積存液體,抗液泛能力差,本身沒有浮力,抗沉性差。在進油過程中,不斷地產生氣體,也就不斷是產生液泛。隨著油罐進出油周轉次數的增加,產生液泛的次數也增加,使浮頂上積存的液體也越來越多,當積液的重量與內浮頂自重之和大于浮頂所排開的液體的重量之時,內浮頂就會沉沒。
內浮頂油罐浮盤沉沒原因及防范措施探索——防范措施(3)
浮盤沉沒不僅造成油罐不能使用,影響正常生產,而且打撈修復浮盤耗資大,因此,防止油罐沉盤事故的發生具有重大的意義。防止浮盤沉沒的措施應從油罐的設計、施工以及日常的操作、維護等方面的考慮,措施主要有:
1、 嚴格按設計規范進行設計。
2、 提高施工質量,認真檢查驗收。
3、 加強操作責任心,增設高液位報警器,取消固定頂蓋的梯子。
4、 對煉油廠油庫,降低進油溫度,增設油料穩定和脫氣設施,保證油蒸氣壓力在80kPa 以下。
5、 進油管在管內增設擴散管。
6、 重新啟用經過修理的管線的油罐時,必須通過有關的接頭將空氣全部排盡。
7、 改進內浮頂的結構,提高其抗沉性和抗液泛能力。如采用浮艙式內浮頂和環艙式內浮頂,這兩種浮頂能保證在相鄰兩個艙漏損時內浮頂不會沉沒,而且這兩種浮頂蓋板帶有1.5%有的坡度,在罐內發生液泛時,濺到蓋板上的油料能順坡流回到罐內,不致于積存在內浮頂上,起到了遮蓋和排液作用。因此,其抗沉性和抗性和抗液泛性有了大大提高。
8、 加強對內浮頂的檢查維護。經常檢查浮盤有無滲漏點,浮盤的變形程度和受力情況、密封膠帶的老化程度和密封狀況、報警裝置是否可靠運行,導向管和導向輪的間距是否均衡、有無硬磨擦痕跡等。在冬季,收發油作業前,應仔細檢查密封裝置的狀況,防止密封裝置凍結在罐壁上。對于檢查中發生的問題應及時加以解決。
上一篇:火災應急準備和響應的審核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