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為防御戰時空襲,解決城市地面緊張和交通擁擠的狀況,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地下工程建筑的發展,諸如地下鐵道、地下通道、地下商場、地下停車場等等。我國也同世界各國一樣,一方面從總體防御的戰略角度出發興建了大量的人防地下工程,另一方面,又將人防建設與城市發展相結合,進行綜合開發利用,如地下旅館、飯店、禮堂、商場、工廠、倉庫、文體娛樂場所等。據不完全統計,僅我省就有人防地下工程×××萬平方米,目前已開發利用的達××萬平方米。地下人防工程的開發利用,為城市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發揮了原有的投資效益,給群眾生活和城市建設都帶來了諸多方便,是一個很有發展潛力的新領域。但是我們必須看到,在消防安全上,地下建筑由于出口小,空間有限,一旦發生火災,升溫快,濃煙不易散發,人員疏散困難,往往造成嚴重的危害,英國倫敦地鐵火災慘案就是典型的一例。
1987年11月18日,格林威治時間下午7:30分,英國倫敦最大的地鐵站——國王十字地鐵站突然發生火災。短時間內,大火吞噬了整個售票大廳,將數百名乘客困在火中。當時電燈熄滅,大家你推我擁,爭相逃命,亂作一團,呼救聲響成一片,雖經消防隊員奮力搶救,但仍有30人葬身火海,180人被嚴重燒傷,造成了一起震驚世界的慘案。
倫敦地鐵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鐵,迄今已有125年的歷史。對倫敦地鐵史上這起最嚴重的火災的原因,目前眾說紛紜,沒有定論。有的說是吸煙引起,推測可能有人將煙頭扔到電梯下面后,引燃了存積在那里的贓物;另一種說法是,老式木結構電梯長時間運轉摩擦生熱而起火。但不管何種原因,地鐵管理不善卻是輿論和社會各界公認的。據英國報紙報道:倫敦地鐵缺少最起碼的安全設施,在1985年牛津地鐵站發生火災后,有關專家曾建議在地鐵安裝煙霧探測器、火警報警器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等防火設施,改進迷宮般的地鐵出口路線,但鐵路部門由于經費不足,沒有采納這些有益的建議,從而釀成了大禍。
調查證明,我省部分人防地下建筑也存在類似的隱患。有的地下建筑僅有一個安全出口,有的大量使用塑料類制品作裝修材料,有的沒有設置防火、防煙分區,更多的地下建筑在疏散照明,通風、排煙、消防給排水、火災自動報警等裝置上存有缺陷,而且許多人防工程轉為民用后,人員流動量增大,可燃物品增多,但用火用電卻缺乏嚴格的管理措施,一旦發生火災,勢必釀成無法及時疏散撲救等嚴重后果。為此,認真汲取英國倫敦地鐵火災的慘痛教訓,加強我省人防地下工程的消防安全管理,防患于未然,是各級人防和公安消防部門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完善人防工程消防管理法規
國內外的經驗證明,制定人防工程地下建筑消防管理法規,是解決人防工程消防安全的關鍵步驟。大家知道,消防管理是一項同火災作斗爭的行政和技術管理手段。列寧曾指出:“管理的基本原則是:一定的人對所管的一定工作完全負責。”為實現管理的這一職能和原則,就必須依賴法規的制約,否則,管理就是一句空話。目前,我國已制定頒布了人防地下工程防火設計規范和維護管理規定,但尚缺少一個系統的人防工程消防安全管理法規,這就使經常性的消防管理無法可依,成為消防監督中的真空地帶。因此,國家應盡快制定人防工程消防管理法規,從生產、儲存、使用等各個方面,對開發利用人防工程提出具體要求,使之有法可依,從根本上保證消防安全。
二、開發人防工程要從嚴把關
嚴格把好人防工程開發利用的審查關,是防止火災事故,保證消防安全的重要措施。目前,我省在冊的人防地下工程尚有×××萬平方米等待開發利用,隨著城市現代化建設的發展,人防工程與城市建設相結合將成為發展趨勢。因此,公安消防部門應將這一趨勢列入自己的監督視線和工作范圍,從保證安全、萬無一失的角度出發,對每項工程的開發進行嚴格審查,凡是需要與工程相配套設置的消防安全設施,如通風、排煙、照明、疏散上,自動報警、自動滅火等,在建設前就應加以明確,并與開發工程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同步使用,以杜絕遺留各類先天性不安全隱患。
三、加強經常性的監督管理
對地下人防工程開展經常性的消防安全檢查,是消除事故隱患,強化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人防工程的開發利用,涉及到多行業、多門類,大到商場、工廠、娛樂場,小到車間、倉庫、養殖地,各有各的生產經營性質和管理方式。為此,必須將眾多行業特點歸屬到地下消防安全管理上來,按照“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加強經常性的消防監督。各級人防、消防部門要對生產、經營、使用單位建立登記立案制度,對發生火災危險性大、傷亡大的地下賓館、飯店、商場、文化娛樂場所,要監督落實各項消防安全制度,適時進行檢查;對《人防工程防火設計規范》頒布前遺留的隱患,要本著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逐項研究加以整改;一時解決不了的,也要制定出整改計劃,定出整改期限,切不可姑息遷就,養患成災。
四、普及消防常識教育
人防工程火災,在我省以至全國尚不多見,人民群眾缺乏了解和預防常識,因此,針對地下火災特點,普及消防常識教育,是減少火災危害的重要措施。地下建筑,由于開放面小,天棚低,一般沒有垂直方向的排煙口,一旦起火,其主要危害是缺氧和一氧化碳的大量增多,據國外一些地下火災統計,因煙害缺氧致死的人數要占火災死亡總人數的50~58%。為此,人防和公安消防部門以及地下建筑使用單位,都應把普及宣傳消防知識、制訂有效的滅火疏散預案作為一項保證安全的重要措施來抓,通過地下有線廣播、防火櫥窗等方法,向游客宣傳地下防火滅火和緊急救生疏散常識,并經常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模擬演練,以保證在危險場合下,人員能夠及時疏散,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物資損失。
上一篇:談談火災的克星——阻燃劑
下一篇:淺議高等學校實驗室安全防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