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煤礦安全生產信息化現狀及發展方向

2009-11-30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1 煤礦安全生產信息化現狀

  近幾年來,煤礦安全生產監控系統得到迅速發展。2007年建設重點是煤礦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信息系統、煤礦數字化瓦斯遠 程監控系統。其 中對煤礦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信息系統和煤礦數字化瓦斯遠程監控系統的投入共計6.83億元,比2006年增 長0.95億元。

  大型設備的監控系統裝備得到較廣泛的應用。帶式輸送機集中控制系統、束管檢測系統在大型煤礦中基本采用,也實現了 系統裝備的國產 化。神華集團大柳塔煤礦采用3層網絡結構(信息層、自動化與控制層、設備層),利用光纖作為傳輸信道 ,實現了全礦井生產過程自動控制及 信息化管理,構建了一個較為完整的綜合信息化系統。目前,我國許多煤礦安裝了工 業電視,用圖像監視井下關鍵設備和主要工作場所;一些 現代化礦井采用了衛星定位系統,對井下人員數量和運動位置實 施跟蹤;調度室的裝備實現了數字化。1000M工業以太網開始在井下得到應用 ,可以做到數字、語言和視頻在同一網絡上傳播。

  1.1 煤礦安全監控監測

  據調查,至2007年10月末,全國已安裝瓦斯監測監控系統裝備的低瓦斯礦井12882處,安裝率為83.0%。其中原國有重 點煤礦已安裝537 處,安裝率為98.2%;國有地方煤礦已安裝1181處,安裝率為86.5%;鄉鎮煤礦已安裝11164處,安裝率為82.0%。目前絕大多數高瓦斯礦 井、煤與瓦斯突出礦井都裝備了監控系統。起步較早的黑龍江省以及山西,安徽 、河南、吉林、河北、重慶、江蘇、新疆9個省區市,已經實 現了省內或者產煤市縣范圍內的聯網。

  1.2煤礦安全生產監控系統

  目前,國內常見的煤礦安全生產監控系統有以下幾種。一是KJ4監測系統,已在70多個礦井推廣使用了100多套,覆蓋面積 較廣,二是KJ95 煤礦綜合監控系統;三是TF200頻分復用型礦井監測監控系統,能集中、連續、遠距離監測各種環境參數 工況狀態,系統監測實時性好;四是 HI—MASS安全生產監控系統,是國內為數不多的采用工業現場總線構成的井下環境及 生產監測監控系統。山西省3970個應實行集中監控的礦井 中,目前已有95%的煤礦完成了監測監控系統建設,90%以上煤 礦分別實現了省(區)、市、縣,礦(集團公司)4級聯網運行。

  1.3煤礦安全生產調度系統

  煤礦安全生產調度系統實際上是指多個系統的綜合性系統,包括煤礦井上、井下的通信系統,煤礦生產監測、監控系統, 工業電視監測系 統,計算機網絡系統等,主要借助生產調度指揮系統。目前,該系統的信息化技術水平從高到低,呈現出 大型煤礦高于中型煤礦、而小型煤礦 普遍較低的規律。我國許多礦井采用語音通信和數字通信,國外生產的漏泄通信可以 傳輸語音、數字和圖像,但圖像傳輸的性能還有待于提高 。國內開始使用的漏泄通信效果較好,寬帶漏泄通信系統最大提 供32路全雙工話音/數據通信和16路單向模擬視頻通信,實現了煤礦各種信號 的綜合網絡傳輸。

  目前,我國已有40多個煤礦采用基于PHS的礦井無線通信系統。有條件的煤礦建立了KJ28工業電視系統,發展了多媒體調 度室裝備。

  1.4煤礦安全綜合自動化系統

  20多年來,我國經過自主與協作開發,已研制成功了多套安全綜合自動化系統。主要有:主運輸系統的遙測遙控、井下排 水系統的遙測遙 控、通風系統的遙測遙控、供電系統的遙測遙控與遙調、煤流計量、工業電視監視系統等。

  現已有多座礦井采用100 M或1000 M工業以太網構成全礦井綜合自動化網絡傳輸平臺。各種生產監控系統均架構在這個統 一的平臺上,形 成各自的邏輯網絡VPN。調度指揮監控中心成為全礦各種安全、生產信息的集散地和生產指揮中心,各種安全與生產信息使用統一的數據倉庫平 臺,逐步建立健全上層各種信息管理與決策支持系統,真正形成3層信息結構的礦 山信息化體系。

  1.5煤礦安全信息管理

  當前,國家把全國煤礦安全生產信息管理技術列為發展重點,目的就是運用計算機技術,對煤礦生產中各種隱患數據進行 收集并處理,有 的直接形成專業曲線圖表,增強危情報告的準確性。同時,更深層次的分析和數據挖掘,可以對礦井整 體進行安全綜合分析。同時,提供的安 全信息快速查詢,有助于提高險情發生時的迅速決策,以減少隱患事故的發生。

  目前,我國國有重點煤礦基本建立了煤礦安全生產信息管理系統,主要進行安全日常管理、災害預防與處理、事故管理、 礦山救護管理、 事故統計分析、安全評估、人員信息管理、安全監測信息處理分析及安全教育與安全技術培訓等。從2002 年開始,各地建立的安全監管局網站 ,承擔著安全生產信息在網上發布的功能,為互聯網用戶提供了一個了解安全生產政 策、法規和安全生產綜合信息的電子網絡信息平臺。2007 年煤炭行業在視頻會議系統方面的投入為0.44億元。各集團公司通過FTP、電子郵件等方式從管屬的各煤礦業務處理系統中接受數據,建立本 集團公司的煤礦安全評價管理信息系統。

  目前,各級安全監管與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基于互聯網初步建立了日常使用的各類安全信息系統管理。主要包括以生產快報 、傷亡事故統計 、行政執法統計、煤炭經濟運行統計為基本功能的安全生產調度與統計系統。部分省級安全監管部門應用 較多的是重大危險源監控系統,煤礦 安全監察機構應用較好的是煤礦安全生產許可證管理和行政執法系統。

  2煤礦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對信息化技術發展認識不足,信息技術應用投入不足,缺乏完善的、針對企業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的政策、技術標準 和規范,以及評 估和考核體系。

  (2)煤礦井下安全生產的技術支撐保障較為脆弱。信息化基礎設施、裝備和安全生產管理技術手段較落后,信息規模及涵 蓋范圍較小。適 用于煤礦井下的信息技術、電子信息產品和信息系統的研發及產業化水平非常落后。特別是在煤塵監控方 面和一些小型煤礦依然缺乏安全生產 監測監控系統。

  (3)目前煤礦行業安全生產軟硬件研發和服務保障系統相對滯后,研發力量薄弱,適合煤礦行業特點和需求的軟硬件與電 子專用設備、儀 器目前仍比較缺乏,難以滿足煤礦安全生產的需求和技術升級的需要。

  (4)生產、安全監控系統采用的是分布式系統,開放性差,而且監多控少,系統之間信息不能共享,處于信息孤島狀態。 雖然煤礦生產中 大多機電一體化產品實現了設備的自動化,但沒有通訊功能,處于自動化孤島狀態。

  (5)我國傳感器技術發展較慢,雖然根據煤礦生產的特殊性,研制了各種各樣的傳感器,但其使用壽命較短,產品質量和靈敏度與國際水平 相比差距較大。

  (6)企業缺乏統一的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與發展規劃,目標不明確。缺乏高水平的安全生產和信息化管理復合型人才,缺乏規范的信息化安 全生產管理業務流程。

  (7)管理信息網站建設仍處于起步階段,在網頁布局、網上辦事、網上審批、信息互動、資源共享、網絡安全等方面有待完善,需進一步建 設。

  3煤礦安全生產信息化的發展方向

  隨著信息化技術不斷發展,煤礦信息化正向信息擴展、高度集成、綜合應用、自動控制、預測預報、智能決策的方向發展 。

  3.1 總體發展目標

  《國家安全生產信息化“十一五”專項規劃》提出的安全生產信息化總體發展目標,指明了今后安全生產信息化發展的方 向。十一五”期 間,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主要以企業為主體,發揮市場機制;加強政府引導,尋求多方支持;統籌規劃 ,分步實施;需求主導,急用先行;注 重實效,整合資源;統一標準,保障安全;突出重點,整體推進。

  我國將建立健全安全生產信息體系,實現全國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各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和各級安全生產應急救 援機構,以及其 他相關單位互聯互通的安全生產資源專網;建設供各級安全生產監管、煤礦安全監察和安全生產應急救援 機構共用共享系統。建立煤礦安全監 察、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和煤炭行業安全管理業務信息化的數據庫群和應用系統。建立和完善電子辦公系統功能,不斷推進各級機構應用協同辦 公系統,實現信息共享,提高日常辦公效率。建立和完善各級安 全生產機構的政府網站,提高政務公開、網上辦事和網上互動的效果。全面提 高安全生產監管、煤礦安全監察、安全生產 應急救援和煤炭行業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

  3.2發展方向

  (1)建立企業安全生產信息化體系。建設并完善事故統計與調查分析系統、危險源動態監控與安全狀態評估系統、重特大 安全隱患動態管 理系統;基本形成與企業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一致的信息網絡系統框架,多數企業基本建成安全生產信息化管理應用系統,省管企業基本建 成職業安全健康管理信息系統框架;形成企業安全生產信息化培訓、安全生產信息技 術研發、安全生產監測監控、事故救援電子裝備等技術保 障體系框架。

  (2)建立健全安全生產信息化的數據庫群和應用系統;窘ǔ筛采w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到各級安全監管、煤礦安全監察機 構,以及省、地( 市)應急救援機構的統一的安全生產資源專網;基本建成全國安全生產監管、煤礦安全監察、應急救援和煤炭行業安全管理的主要基礎資源數據 庫;基本建成供各級機構實施安全生產監管、煤礦安全監察、應急救援和煤炭行業 安全管理主要業務的應用系統。

  (3)建設各級安全生產監管信息體系。建立省級以上的安全生產視頻會議系統,強化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事故處理和應急 救援、專家遠程 會商等工作的重要作用。依托資源專網系統將覆蓋范圍的煤礦重大生產事故隱患納入安全生產信息系統管理;煤礦執法文書實現數字化處理并 入庫;對高瓦斯礦井基本實現監管;有關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信息上報在專網覆 蓋范圍的系統內實現隨時報送,以明顯提高對事故應急響 應、救援指揮決策和綜合協調的效率,縮短響應時間。

  (4)基本完成滿足各級政務機構業務應用需要的政務內網建設。形成規范的、能夠統領全局的、普遍適用安全生產監管與 監察、應急救援 以及煤炭行業安全管理業務的建設、管理及技術規范和標準。進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產領域相關網絡和信息資源管理及其技術保障和維護制度 。

  (5)加強信息服務網絡基礎建設。要基本建成支持政務公開、行政審批、公共服務的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政府門戶網站群,可陸續實 現行政許可項目在線受理功能,逐步加強網上為民服務和互動交流的范圍和深度。同時,安全保障系統要從多個層次分別對信息進行保護、監 測、響應、恢復和改善。在條件、時機成熟或必要時建立災備中心。通過安全保障系統的建設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信息不受諸多威脅的侵犯, 確保業務運行的連續性,將損失和風險降到最低。改善各級機構局域網基礎條件及連入互聯網和安全生產專網的條件,包括局域網布線、網絡 設備。

  (6)建立煤礦安全生產信息化集成系統。建設以成本控制、安全生產管理與監控為主要目標的集成管理信息系統。基于煤礦現有的計算機網 絡環境,采用現在比較先進和流行的軟件技術,基于Web、B/S結構,建成一套國內一流、與國際接軌的現代化的管理集成系統。

  集成系統的主要特點是采用先進的管理體系。將ERP的核心管理理念與煤炭企業管理的科學原理相融合,通過系統的應用為企業建立持續優 化的管理體系。從業務模型、功能設置、人機界面等方面充分體現對國內煤炭企業的實用性。為國內煤炭企業管理的體系建設提供一個逐步優 化、完全適用的實用性支撐平臺。采用先進的基于平臺化軟件技術開發,應用B/S結構,具有高靈活性、高可靠性以及可擴展性。應充分利用 煤炭企業地域廣、應用分散的特點,為煤炭企業的集團化、多元化快速發展提供長期支撐,實現遠程管理、移動辦公。十一五”期間,要大力 推動實施示范工程,發揮典型引導作用,從而以信息化全面提升安全生產監管、煤礦安全監察、應急救援指揮和煤炭行業安全管理的總體能力 ,提高煤礦安全生產監測和監控技術水平,為全國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好轉發揮重要的保障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原平市| 紫云| 澳门| 临清市| 桂平市| 长丰县| 乐至县| 蓝山县| 丹阳市| 高要市| 吴堡县| 永清县| 泰宁县| 河池市| 南郑县| 怀来县| 建湖县| 宁陵县| 弥渡县| 福海县| 常熟市| 六安市| 平度市| 陆丰市| 吴江市| 石林| 井研县| 冕宁县| 辉南县| 五大连池市| 陵川县| 灌南县| 南投市| 凤翔县| 施秉县| 舒城县| 庄浪县| 云阳县| 萍乡市| 南华县| 新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