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能否避免?回答是肯定的。大慶石化化工二廠丁辛醇車間的實踐便是一個證明。
20年,在歲月的長河里微不足道。但對于一個陪伴著高溫高壓、易燃易爆、劇毒及強腐蝕裝置的生產車間來說,又有多少個驚心動魄、化險為夷的記憶……
丁辛醇人形象地把自己的轄區喻為"雷區"。他們所管轄的造氣、丁辛醇兩套裝置,堪稱大慶石化公司安全工作難度最大、風險最高的生產裝置。踏入這片"雷區",任何疏忽、麻痹,都可能帶來毀滅性的災難。但是,他們卻創造了一個神話:20年生產無事故。
100-1=0的理念牢記心頭 造氣裝置氣化爐反應溫度是1350℃,是大慶石化公司生產范圍內操作溫度最高的壓力容器,其反應產生的氫氣和一氧化碳合成氣,具有劇毒、易燃易爆的特點;醛、醇類兩套裝置的中間產品或成品均為易燃易爆。
面對這些裝置,丁辛醇人懂得,你即使安全生產100天,1000天,但瞬間發生一個事故,一切都等于零。20年來,他們就是用100-1=0的理念,從基礎工作抓起,如履薄冰地走在這片"雷區"上。
"最好的防守是進攻"。丁辛醇人很多時候采取的都是主動出擊的積極態度。安全管理"三級檢查制"、"干部走動式管理"、"員工多崗聯動不間斷巡檢"、"值日安全員"……這些"招略",夯實了通往安全平臺的一個又一個臺階。
安全管理"三級檢查制"是大慶石化公司化工二廠的傳家寶。丁辛醇人在繼承沿用這個制度的同時,積極探索其更具實效性的內容和方法:安全員每天必檢一遍安全設施,看看現場有無毒害介質泄漏和員工"三違"情況;技術員每天必須對計算機控制畫面、現場儀表、化驗分析數據進行綜合檢查分析;設備員每天必須對設備的運行參數及狀況進行綜合檢查,根據檢查結果下發生產指令,由操作人員按照指令對生產進行操作。車間每周三組織管理人員分組分項地對裝置現場進行全面檢查;查出問題列表張榜公布,由責任班組在規定時間內進行整改。在丁辛醇車間,每個管理人員都完完全全做到了兩件不起眼的小事:提前30分鐘到崗;然后就一頭扎進了裝置里,查一遍安全設施、設備運行參數、看計算機控制畫面,沒有個把小時他們是不會出來的。
"員工多崗聯動不間斷巡檢",是丁辛醇人避免安全事故的一大法寶。2006年夏季一天,四班白班,酷熱當頭。班組安全員呂文學頂著烈日巡檢,來到造氣裝置時,發現碳吸塔一個流量調節閥前端的保溫鐵皮上掛有水珠。"這么熱的天怎么會有水珠呢?"憑著多年的操作經驗,他意識到此閥肯定有問題。當拆開后他怔住了,這個承受近30公斤壓力的碳黑水閥的閥體竟然有一個裂痕,若不及時發現,閥體破裂,碳洗塔中的碳黑水、合成氣大量泄漏,后果嚴重。車間緊急行動,制定了多套方案,最后將隱患徹底消滅,為此呂文學得到了廠長簽發的嘉獎令。
丁辛醇人深深懂得沒有一件事情比安全更重要。車間每月按時舉行事故應急預案演練,從未間斷。空氣呼吸器、防毒面具佩戴、消防水帶連接、滅火器材使用、傷員救治等演練項目都是員工日常必備的安全防護技能,甚至連換閥門、拆法蘭、接膠帶、擦機泵等簡單的操作他們都編寫了詳細的作業指導書。由于他們演練逼真、程序規范,分廠安全科把這里定為全廠事故應急預案演練的培訓教育基地。
20年來,車間的員工視裝置如自己的孩子,對兩套裝置300多臺設備如數家珍,哪臺設備打個小"噴嚏",都會引起重視,及時"治療"。員工們自己編寫的《歷年事故回顧》、《歷年冬防事故借鑒》、《避免事故經驗集》,記載的都是每個經歷過險情的員工的真實講述,有經驗、有教訓。據統計,20年來,丁辛醇車間進行現場安全周檢查600多次,整改各類事故隱患4000多項,避免各類重大安全事故300多起。是20年安全生產的歷程,讓大慶石化上空的天更藍、空氣更甜潤。
亮劍培訓,
打造安全生產"夢之隊" "面對安全生產難題,要培養一支能打硬仗、關鍵時刻敢于亮劍的隊伍!"這是丁辛醇車間歷屆領導班子的共識。
早在1993年,圍繞基層建設達標活動,丁辛醇車間在原大慶石化總公司范圍內就率先開展了系統操作的嘗試。當時,系統操作還是一個新事物,許多人不知道。但車間的定位卻很清晰:系統操作就是以系統論為理論基礎,把傳統的生產管理方式,轉變成由若干個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要素而組成的有機整體。管理方式的變化,給每個員工都帶來了改變自我的壓力和動力,也使車間綜合管理的效能不斷增強。原來的23個崗位減少到11個,操作人員由120人減少到65人。一支具有高度政治覺悟和嫻熟業務技能的員工隊伍初見雛型,為丁辛醇車間連續十幾年跟蹤國際先進水平奠定了基石。
關鍵是要人人有這個安全意識。丁辛醇人自發成立了"班組文化沙龍",定期切磋班組安全管理經驗,有時圍繞一個話題,大家爭的面紅耳赤。
丁辛醇的"嘮叨"班長齊曉林提出了"安全三問"管理方法。當車間管理人員安排工作后,員工要想三個問題:安全上我還能想到什么?還要做到什么?應該做到什么程度?剛開始時,大家還不太習慣,可是,架不住他在一旁不斷的提醒。就是因為這位愛嘮叨的班長,這個班組率先跨入了全廠的"免檢班組"!
"出產品、出效益、也出人才"。為了把這支隊伍打造成安全生產的"夢之隊",車間班子幾年如一日抓員工技術培訓,組織技術人員、崗位人員畫流程、學流程、學規程,積極參加公司組織的技術運動會,確立"一崗精,二崗會,三崗通"的學習目標,采取師帶徒、師徒同獎同罰的考核辦法,使員工的技術水平有較大的提高。
車間三級技能專家武德,是員工中的佼佼者,參加工作23年來,先后帶出30余名高徒,其中不乏已走上管理崗位的優秀者。"把經驗總結出來,傳授出去,帶動大家一起提高",這是武德成為技能專家后最大的心愿。"師傅!以前,現場的泄露點和隱患就在自己的眼前都看不見。如今我已經會干了,干活的勁頭也足了。"在專家帶徒弟評定會上武德新帶的徒弟無比激動地感謝自己的師傅。
"一花獨放"不是目的,而僅僅是打造高技能團隊、最終"百花齊放"的起點。在這個車間,學習成為習慣,互助成為樂事,競爭成為常態。現在,90%的員工達到了"一崗精,二崗會,三崗通"。正是有了這樣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才敢于嘗試新的管理方法。2002年11月,丁辛醇車間率先在大慶石化公司實行四班兩運轉,允許崗位操作人員輪流換班睡覺休息。這一嘗試是對大慶石化建廠40多年來傳統管理觀念的一個挑戰。經過幾年的實踐,效果良好,深得一線員工的擁護。
正因為如此,丁辛醇車間得到許多榮譽,先后榮獲中國石油股份公司化工達標優勝裝置、股份公司清潔生產裝置、黑龍江省安康杯競賽先進車間、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先進黨支部等榮譽稱號,2006年又被評為黑龍江省勞動模范先進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