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企業產生和存在的理由是取得一定的效益來支付職工報酬和為社會創造物質財富,而產量是企業產生效益的基礎,沒有產量就沒有效益。而安全生產又是企業效益和社會效益最大化的表現形式和要求。因而,對企業運行中產量效益與安全之間的關系進行一定的探討,以正確理解三者的關系對企業來說是非常有益的。
1產量效益與安全之間的關系
“產量誠可貴,效益價更高。若為安全故,二者全可拋!边@是鄙人借前人的詩作的打油詩。它形象地揭示了國家“安全第一”的生產的指導方針,也揭示了三者之間的關系,即企業在實際生產中只有生產一定的商品產量,才能產生一定的效益,企業生產產品的數量越多,在正常情況下,它的效益也就越高。但安全生產又是一個企業產生效益的基礎,沒有安全,再多的物質效益對于企業,對于社會來說都是無益的。用無價的生命換有價的物質利益是一個文明社會,是一個和諧社會所不相容的。因而,安全生產是衡量一個社會是否文明(如:無數華工慘死于美國19世紀修建的南北鐵路的工地上,就是當時美國社會處于一個種族壓迫另一個種族的野蠻血腥的資本主義社會初期的標志),是否和諧的標志之一。
如何理解產量效益與安全之間的關系呢?產量效益與安全生產是對立的嗎?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產量與效益之間的關系。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量與效益之間的關系是有規律可循的,一般有以下三種情況:
①當商品的供求關系處于緊缺時,該商品的價格處于上升周期。此時,生產該商品的企業因商品利潤率高,擴張產能(提高產量)的積極性并不太高。因為,在目前我國國企中普遍采用的是經營承包制。企業在此階段,易于完成承包經營指標,所以對擴張產能并沒有太高的積極性。
、诋斈撤N商品的供求關系處于平衡狀態時,該商品的價格處于平衡時期。此時,生產該商品的企業因商品利潤率處于中常水平。此時,企業往往會積極擴張產能,來確保企業總體經營目標的完成或保證企業經營效益有所提高。
、郛斣撋唐诽幱诠┻^于求時,商品價格日趨下跌,商品利潤率處于極低狀態,整個行業陷入發展的低谷。為完成承包任務,企業往往采用廣種薄收的方法即:通過大幅提高產量,來確保企業承包經營目標的完成,這又將促使商品價格進一步下跌,此時,企業行為往往陷入非理性的擴張產能狀態,擴張產能的沖動最為積極,企業生產極可能處于超負荷工作,也最易發生安全事故。
、茉跇O端的情況下,企業產品成本高于售價,企業生產越多,虧損越大,此情況屬偶見極端,不在本文討論范圍。
如上所述,在正常情況下,產量與效益之間成正比例關系。只是根據市場供求情況的不同,產量與效益之間的比例關系有所不同罷了。
其次,產量與安全之間的關系。
我們知道,任何事物的運作與運行都受制該事物的客觀規律。如果忽視客觀規律,那么將受到客觀規律的懲罰。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的真理,“人們只能發現和利用規律,而不能創造和消滅規律”。①如:一輛設計載重為五噸的車,卻裝載十噸,甚至十五噸,試想,這種車上路,一旦出現問題,它的剎車系統和承重系統等能保持該車的正常運行嗎?同理,按年產20萬噸設計的礦井,如果將它的產量增加至25萬噸,甚至增加到30萬噸時,它的按照20萬噸設計的通風系統、運輸系統能夠承受嗎?而通風系統運輸系統等一旦出現問題,必將造成安全事故.因此,企業應在設備設施和安全設備的允許范圍內,從事生產,在相關設施設備沒有得到擴充的情況下,絕不能為了產量而不顧安全,違規擴大產能.切不可讓產量蒙蔽安全的雙眼,只有尊重產量與設備安全之間的客觀規律,才能減少和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才能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行.
再次,效益與安全的關系.
有的人片面地認為效益與安全是對立的.他們認為注重安全就意味著犧牲或放棄一定的產量,而企業的效益必須由產量來保證.然而,這些人往往忽視了一個重要的,關系到企業興衰成敗,能否持續經營的問題,即任何事物的運作與運行都有其內在的規律性,因此,企業在生產運作過程中,必定有它的動作規律.因此,經營企業的人必須認識尊重企業運作中的安全規律,即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發現或利用安全規律來降低、減少、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尊重安全規律,并不是要放棄產量與效益,而只是要求企業在生產中,嚴格按照相關設施設備的運行參數來組織生產,不能為了企業短暫的效益,而放棄對安全的關注.否則,一旦發生嚴重的安全事故,將給企業的持續經營和永續經營造成嚴重影響.甚至促使企業破產倒閉(如:幾年前,來賓煤礦發生的嚴重的造成幾十人死亡,數千萬元財產損失,并最終至使該礦被迫宣告破產的瓦斯爆炸事故的真實原因,就是相關人員為了眼前效益,而將效益與安全對立起來,沒有按煤礦規程規定設置局部風機造成的惡果).這個實例告訴我們,在生產中,決不能為了眼前效益而漠視安全,否則,一旦發生嚴重安全事故,企業能否生存下去都成問題,那里談得上效益.
2結束語
如上所述,產量、效益與安全三者之間的關系對于企業來說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因而,在實際生產中只有充分了解三者之間的關系,并將三者之間的關系用于指導實際生產,才能確保企業在“安全第一”的生產方針指導下從事生產活動;才能確保企業安全生產,不至于因發生嚴重的安全事故而使企業出現破產倒閉的情形.從而保證企業的持續經營和永續經營;也才能實現企業的自身效益的最大化和社會效益最大化.
另外,在目前采用承包經營的企業中,應考慮不同的市場環境,對承包者完成經營指標的影響,采用額外條款來降低在市場環境出現逆轉時,降低或下浮經營指標,將有助于降低承包者在不利市場環境中,為完成經營指標而鋌而走險的違規擴充產能的幾率,從而降低發生安全事故的幾率。
上一篇:“好人主義”害死人
下一篇:安全生產中的偶然與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