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各種安全生產責任不落實、措施不到位等導致的大事故外,由于“三違”致的事故,由于安全教育培訓滯后,員工受文化知識和技術技能水平,安全意識,自我防護能力等影響,導致小規模安全生產事故也不在少數。本文從安全培訓方面簡單分析一下。
問題產生的原因:
1、企業責任不落實,不按制度辦事。企業規章制度操作規程不健全,不完善,建立制度但不規范,不下發,不執行,企業員工根本不知道,形同虛設;不按法律法規要求建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人員,無法有效組織安全生產管理,安全培訓可想而知了。
2、主要負責人責任不落實,安全意識淡薄,逐利觀念強烈,安全培訓置之腦后。企業主要負責人不履行法律法規規定的職責;有的主要負責人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不了解,也不去了解,法律法規對他們來說形同虛設;有的了解法律法規,但是采取一種消極、怠慢,敷衍應付的態度;有些根本就是不管不顧,效益第一,金錢至上,管你培不培訓,安不安全。
3、企業安全管理人員,受自身條件限制,能力有限,不敢碰硬。一些企業安全管理人員受自身文化水平限制,缺乏學習創新,管理水平停留在較低層面,安全管理、安全培訓停滯不前,安全生產“三級”、“四新”等教育擱置情況比較普遍;有些安全管理人員有很強的責任心、責任感,苦于工作多任務重,學習提高的機會少,素質提升緩慢,無法有效組織培訓;一些安全管理人員不敢碰硬,不敢堅持原則,到負責人處申請培訓,不但不批,還挨一頓批評,培訓只好做罷。
4、員工方面的原因。一些員工認為培訓只是走過場,應付上面檢查、考核,沒有切實與自身利益聯系起來。新員工一般有較高的文化知識水平,參加培訓的時候往往有一種輕視情緒,知識掌握的牢固度自然大打折扣;好多再培訓的員工麻痹大意思想嚴重,認為熟知工作場所的設備設施,以往沒有問題,現在也不會有,聽是一套干事一套,我行我素。
5、監管部門存在的問題。監管機構呈現頭重腳輕的現象,越是到基層,工作量大的地方人員反而越少,監管力量不足,這給全面檢查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再就是有些檢查只是走過場,對企業來說不痛不癢,對安全培訓問題更是輕描淡寫;企業保護的出現,使監管人員到企業是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行風評議企業要給監管部門打票排名,末位亮黃牌,哪個執法部門也不會不考慮這個問題。
加強員工安全教育培訓,提高其安全意識,減少事故發生,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體建議如下:
一、強化企業主體責任,發揮企業的主導性、積極性,加強安全管理,加大安全培訓投入。要引導企業樹立安全效益觀點,企業不出事故就是效益,一旦發生事故企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必然受到影響,這兩者的共同作用必然導致企業經濟效益的損失。事故處理費用、事故罰款、安撫賠償等費用,這個損失是企業安全投入、培訓投入的很多倍,企業不僅要受到經濟損失,還會受到安全聲譽損失。通過各種學習培訓增加員工安全知識、提高意識是減少事故和損失的有效途徑。
二、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規章制度。企業要明確制度、明確責任,做到從企業主要負責人到每名員工人人都有安全責任,每個員工都受約束,只有遵章守紀才能保證安全,出了問題嚴格按照制度做出處理。要警鐘長鳴,把安全生產例會制度化,廠級、車間、班組定期開會,以會代培、以會代訓,研究分析生產中出現的安全問題,消除事故隱患,制定整改措施。
三、加強對培訓工作的引導和管理。監管部門要加大執法力度,督促企業建立健全安全生產機構、規章制度,配備人員,加強安全培訓。安全工作首先要引導企業自身加強,這往往要比被動執行要好得多,并會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但是對那些無視法律法規、無視職工生命的企業來說,嚴格的執法是必不可少的。監管部門要正確認識嚴格執法的重要性,嚴格執法其實就是最好的服務,是為企業發展負責的充分體現。明智的企業在受到懲處、遭受損失之后,必然會很好的反思,汲取教訓,舉一反三,改正錯誤,加強管理,強化培訓。
四、強化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的安全培訓扶持政策。各級政府應該結合經濟危機現實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培訓制度,培訓方案。結合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的特點,有關部門要無償為培訓提供人力資源、知識資源等各項服務。要形成培訓資金企業、行業主管部門、財政共同負擔的支出體系,根據培訓需要,按照企業的經濟狀況、行業主管部門、財政的財力情況制定合適的分擔比例。切實培訓工作出成果,起作用、見實效。
五、加大全員培訓力度。做好從企業主要負責人到普通員工的安全培訓。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必須參加培訓具備與本職工作相應的安全生產知識、管理能力,特種作業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操作技能和知識水平,并持證上崗。做好“三級”、“四新”教育的文章,尤其重視崗位安全管理教育工作,充分發揮班組長的模范帶頭作用,隨時隨地做好職工思想、安全教育工作,及時糾正和制止班組成員的違章現象,培養員工良好的安全行為。
六、大搞安全活動。企業定期、不定期開展安全生產檢查等各種形式的活動。利用培訓班、安全文化展覽和事故案例分析會等形式,通過各種宣傳手段,大張旗鼓地進行安全生產教育,消滅安全教育死角,杜絕安全知識盲區。開展法律制度規程的知識競賽,結合崗位實際開展崗位比武,增強職工的崗位技能、安全意識,形成濃厚的安全生產氛圍。積極結合“安全生產月”等活動,在員工能廣泛開展“學習、宣傳、遵守”安全三到位活動。
七、對員工進行事故應急演練培訓。事實證明,經過事故應急演練的人員面對事故的發生要比沒有經過演練的人員逃生自救的幾率高得多,四川地震中最牛的學校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企業培訓不拘泥于書本教授的形式,要通過聲、光、電,講、演、練等生動實際過程來傳授知識,讓員工參與進來,掌握知識,親身感受、經歷過程,真正做到遇事不亂,能自保、能互救。
八、從整個社會層面上,加大安全培訓的輿論力度。要利用各種媒體資源的輿論導向,利用圖文并茂,生動鮮活的圖板文字、知識手冊進行安全教育,要在整個社會上形成崇尚安全的濃厚氛圍,在企業內形成濃厚的安全文化氣息,要讓員工通過各種形式得到培訓,安全意識和安全防范能力不斷提高。總之,要建立安全培訓長效機制,這就需要從政府到企業、員工到群眾的共同努力,只要大家齊心協力、真抓實干才就能把這項工作做好,杜絕、減少事故的發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安全環境。
上一篇:重念安全管理“四步經”
下一篇:抓安全要念好“五字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