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東部公司的一名中層干部,在水廠工作期間,深深感到如何在實際工作中保證全體員工的人身安全,是擺在每一個班組長(水廠工作人員)及施工人員面前的一道課題。城市供水關系到千家萬戶的生命安全,關系到經濟建設和社會穩定的大局,樹立科學的安全管理觀,須從以下各方面狠下功夫。
1、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
要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強調安全工作的基礎地位和重要性;要堅持做好安全策劃,編制安全作業措施和危險點預測預控措施;嚴格實行重大施工技術方案審查制度和大型施工機具進場檢驗制度,將安全管理的關口前移,超前分析和控制施工過程中的危險因素;制定事故應急預案,全面落實防范措施,樹立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施工安全意識,變被動管理為主動管理。要認識到安全管理是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是企業信譽及業績的重要組成部分;安全工作是企業長遠發展及獲取效益的重要環節。
2、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制
在安全管理方面,安全是相對的,危險是永存的,但事故是可以預防的。為確保安全,必須采取動態的、發展的安全科學方法和防范措施,建立長效機制,警鐘長鳴。加強全面、全員、全方位、全時段、全過程的安全管理,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原則,全力構建縱橫配合、有序聯結的安全生產“立體化”保障網絡。
(1)堅持一條主線:保人身、保供水、保設備。全方位落實防止人身事故的各項措施,確保人身安全;加強對供水設備的全過程管理,確保供水設備安全經濟運行;堅持統一調度,嚴格執行調度運行規程、規定,確保優質供水。
(2)突出兩項工作:一是開展愛心活動、實施平安工程;二是深化創一流同業對標工作。通過樹立愛心理念、建立平安機制以及實施同業對標,把剛性的制度和人性化的管理有機結合起來,使安全生產逐步實現由目標管理向目標與過程控制管理相結合的轉變。
(3)建設三種機制:按照有章必循、違章必究、令行禁止、有功必獎的目標,構建安全生產獎懲機制;全面梳理各層面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抓好制度的執行,完善安全生產的管控機制;超前研究安全生產規律,定期開展各類事故和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演練,健全事故應急處理機制。
(4)完善四大體系:構筑強大的安全生產保障體系、安全生產監督體系、安全生產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安全生產民主管理和監督體系,形成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多措并舉的局面,確保廠區安全生產持續穩定。
3、在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同時,切實落實好安全生產技術措施
改進生產工藝,實現機械化、自動化,避免因設備因素造成人身、設備事故;設置安全防護裝置、警示標志,增設廠區照明設備;有計劃地對設備進行維護、保養和檢修,使之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保持工作場地的合理布局,工具規整有序;專人負責安全設施(消防設施、防毒面具、泄氯回收裝置、自動化檢查裝置藥劑配備情況等)的檢查、維護;為確保工作人員的安全,還應及時更換了高配10KV高壓絕緣地毯;做好職工個人防護措施。
4、樹立風險意識,積極開展安全性評價工作
安全性評價,作為新的現代管理方法,對于水廠提高供水設備健康水平和安全生產管理水平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安全性評價是風險管理的閉環控制手段,核心是風險辨識、風險分析、風險評估、風險控制。風險辨識就是找出人、設備和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即風險;風險分析就是分析風險產生的原因;風險評估就是評估和分析風險的危害及危急程度,提出應對措施和策略;風險控制就是采用適用性措施去控制和管理風險。企業要積極開展安全性評價工作,通過安全性評價的動態管理,不斷夯實安全基礎,以便實現安全生產的長治久安。
5、堅持以人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
安全管理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要強調在全體職工當中,牢固樹立安全生產法治觀念,牢固樹立“零違章、零違紀”的安全文化理念,牢固樹立“以人為本,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安全文化價值觀,牢固樹立“風險可以防范、失誤應該避免、事故能夠控制”的平安理念。各崗位人員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在進行設備操作、檢修、試驗時,操作人員要有對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預見性,尤其對運動中的機械、電氣設備,有毒化學物品的操作時要及時做好防護措施,確保人身、設備的安全。
人是工程施工現場最活躍、變數最大的因素。要加強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訓,將安全作業要求納入職工的操作技能培訓,從規章制度到人的行為逐步實現安全施工的規范化管理。要通過推行規范化、標準化、程序化的安全生產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人的違章行為,消除在人的行為上的不安全因素。
6、堅持科技進步,不斷提高安全創新管理能力
水廠安全生產中要堅持科技進步,在安全生產管理上積極采用先進、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機制,不斷完善安全生產管理體制,不斷提高安全管理人員的管理素質。在消毒系統及水質檢測方面,積極推廣有利于優質供水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機具、新材料等,保證技術方案的先進性和可靠性,不斷提高安全生產的科技含量和創新能力,努力提高供水設備健康運行水平。
創新是知識經濟發展的第一推動力,企業文化的不斷創新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證。只有建立和不斷完善安全管理創新機制,不斷增強企業的創新意識,才能有力地推進水廠安全管理工作步入健康、和諧發展的良性格局。
7、高度重視企業安全文化建設
安全文化是人類安全活動所創造的安全生產和安全生活的觀念、行為、狀態的總稱。企業安全文化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在長期安全生產實踐中由企業決策者所倡導,為全體員工所認同的具有本行業特征和本企業特色的安全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群體性安全意識及行為規范的總和。
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作為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對促進企業生產經營快速、持續、協調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搞好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符合水廠貫徹落實“安全第一,優質供水”的原則。符合水利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提出的企業作風(慎于思、敏于行),體現了企業的核心(責任、奉獻、人本)。
實踐表明,安全文化是安全系統有效性的決定因素,職工對企業安全文化的感受支配著其安全行為,安全文化決定著安全系統要素是否有效地作用。在已形成了積極的安全文化的企業中,安全系統能夠有效地作用,而在消極的安全文化或沒有形成安全文化氛圍時,安全系統的作用難于發揮。
8、抓好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
事故的根源是由于存在危險的能量或危險物質,事故發生的基本原因可歸納為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這里人的不安全行為包括人因失誤和管理上的缺陷,物的不安全狀態包括生產活動中的設備、設施、場所以及環境條件的危險狀態等。在國家標準中,將“可導致事故發生的物的危險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及管理上的缺陷”定義為事故隱患。
事故的發生是危險源與誘發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事故引起的人體傷害可解釋為由于能量的轉換而造成的機體破壞,存在超過一定數量(臨界量)的能量或危險物質是事故發生的前提條件。大量事故調查的實踐表明,事故隱患,即人的不安全行為、管理上的缺陷和物的不安全狀態是導致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而人禍(即人的不安全行為)遠遠大于天災。因此,抓安全必須重點抓好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
上一篇:如何改變“心口不一”的安全管理
下一篇:淺議班組安全事故的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