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安全原理我們知道,在事故預防過程中,要涉及事故系統和安全系統這兩個對象。事故系統包含人(人因)、機(機器)、環(環境)、管(管理)四要素;而安全系統則由人、物(設備安全性)、能量(能量的有效控制)、信息(管理效能的發揮)等四要素構成。從這兩個系統的要求中可以看出,要搞好安全生產、預防安全事故,人是最直接、最重要的決定因素。通過這幾年頻發的建筑安全事故我們不難看出:人的安全意識的薄弱正是導致這些事故發生的最主要原因。安全意識的薄弱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領導重視不夠,片面追求眼前經濟利益
在計劃經濟時代,政府直接管企業,企業經濟效益很大程度依賴政府,安全管理工作表現為“政府、上級部門要我安全”;在市場經濟中,政企分開,企業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模式,在大大小小會議上討論最多的往往是經營、效益和利潤,安全管理擱置一旁,無形中被放松了,更不考慮安全管理的隱性效益和安全事故給企業將帶來什么負面影響。“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之風盛行。
二、安全監督管理體系形同虛設,人力資源配置不合理
有些企業在經營機制轉換過程中,片面追求機構精簡、人員壓縮,出現兼并甚至撤銷安全管理機構、裁減或取消專職安全員的現象,從而削弱了安全管理及監督檢查力量。而且,絕大部分企業安全管理人員素質偏低,專業技術人員廖廖無幾,甚至為了照顧關系安排做安全管理工作,導致安全管理嚴重滑坡。
三、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不到位,措施不完善
勿庸置疑,大部分企業都制定了安全生產責任制,并且有的企業與下面名項目部都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狀,明確了具體指標。可是在具體落實過程中,卻出現了“真空”段。另一方面,有的領導忽視完善規章措施,尤其在用工管理、機械檢測、持證上崗方面的規章、措施相當薄弱,這是很嚴重的問題。安全工作要走規范化的道路,強大的制度是保證,企業領導要充分發動第一線工作人員對制度、措施的執行情況提出意見和建議,充分反映群眾的觀點,有了完善的措施,就要堅決做到有章必循,違章必糾。
四、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基礎管理工作薄弱
這主要是指中小型企業及個別國有企業。大家都知道,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的內容主要包括:安全生產責任制、現場檢查與教育、場地與設施管理和安全技術管理。有的企業及項目部連最起碼的安全檢查與安全教育制度都沒有,怎能搞好安全生產?怎能把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管理水平和技術實力的落后還表現在基礎管理上的薄弱:不編制安全施工方案;安全技術交底沒有做到分部分項;班組無安全活動;安全生產十本臺帳不齊全、不規范甚至個別現場十本臺帳都不具備,無任何記錄;管理人員都不知道“一標準三規范”是什么東西。
五、安全資金投入不足
在安全經濟學上,預防性的“投入產出比”高于事故整改的“產出比”。研究成果顯示,安全保障措施的預防性投入效果與事后整改效果的關系是1:5關系。這一安全經濟的基本定量規律是指導安全經濟活動的重要基礎。企業領導應正確理解安全資金的投入是公司生產活動的必備資金;是創造效益的保證。有的設備嚴重落后,甚至銹蝕不堪、嚴重變形,但為了眼前的經濟利益,于職工生命不顧,強行使用。消除施工生產設備設施的不安全隱患迫在眉睫!
六、職工的安全素質、自我防護意識較差
安全管理歸根結底是對人的管理,搞好對人的管理關鍵是提高全員的安全素質。由于行業的特點,施工現場職工的流動性很大,有的企業和項目部大量招收農民工,施工安全知識相當缺乏。即使采取了職工三級教育措施,可是教育內容都是公式化、簡單化、陳舊化,沒有任何針對性,員工的素質得不到預期提高的目的。有的現場管理人員自身都不甚了解標準、規范、法律和法規,如何教育職工?因此,現場管理員違章指揮,下面的職工違章操作,“三不傷害”怎能實現?
七、安全信息系統運行滯后
信息是激活因素和發展動力,企業決策層通過及時了解的安全信息有助于出臺相關的正確決策,有力提高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因而企業內部應成立安全組織,建立一個專管成線、群管成網的安全信息系統,形成“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格局,以便及時發現隱患,解決問題。可是現今有多少企業建立安全信息系統?又有多少企業在不斷完善和運轉這一系統?上傳下達的渠道不暢通,怎能使各項法規、制度、辦法的出臺及變化和先進生產力的應用貫穿到施工生產一線的全過程,安全信息系統運行滯后也給企業帶來嚴重影響。
八、企業內部專項治理不徹底。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并存
就拿施工現場臨時用電、腳手架搭設、深基坑支護、模板支撐系統、塔吊裝拆來說都需要有專門的施工方案,可是有的企業和項目部本身就存在著缺乏專業技術人員這一先天性不足,如何有能力和人力來編制這些方案?于是就脫離實際、東拼西湊、應付檢查。然而有些企業相關部門偏偏存在著“現場轉轉、精神講講”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內部檢查,讓這些項目部鉆了空子,表面上檢查順利通過,實質上卻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總之,建筑工地連續發生安全事故,與企業自身的安全機制有著很大的關系。只要我們認真克服以上存在的缺陷,從身邊做起,從不起眼、自我認為沒問題沒大不了的小事做起,積極而又具體地開展“全員參與、全過程管理、全方位保證”的安全管理新思路,切切實實增強全員安全意識,那么,建筑工地安全事故的發生率將大幅度降低。
上一篇:淺談超高層建筑防火設計
下一篇:加強安全生產,構建和諧的安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