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3月,大學畢業的我在湖南懷化化工廠經過2年多的生產實踐學習,被任命為合成氨車間主任。初次當“官”, 算是嘗到了古人講的“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滋味。 那時滿腦子想的就是,如何迅速三拳兩腳打出一個新局面,讓大伙兒開開眼界:“俺姓趙的可不是馬虎角色”。
那天碳化工段氨水泵線路要改裝,我帶著兩名電工趕到生產現場。沒見到操作工小胡,我徑直把泵電源開關拉掉了。“你們抓緊時間搞好!”一名電工有點猶豫,“等一下小……”我把手一甩,“不用。我這個大活人親自在這里守著,你還不放心?”“不是,不是。”他倆趕緊到室外拆裝電路。
我在操作室也不敢馬虎,人就站在泵開關前面。雙眼盯著前門,一心等著小胡到來,跟他交待清楚。萬萬沒想到這小胡從側門溜進來,一看見了我后背,二看見了泵開關掉了閘,一聲不吭地跑上前就合閘。我發覺想喊也來不及了。
室外一聲驚叫,一名電工從梯子上摔下來了。還好沒有送命,趕緊送醫院搶救。
下班后事故分析會上,我憤怒地質問小胡:“為什么招呼也不打一個就合閘?”“這泵開關本來就有毛病,有時自動掉閘。我不知道是你們拉下的,看見你站在中間,還以為你正為掉閘找……”“我就在你跟前,多問一句,總死不了人吧?”我越講越火,“事故責任由合閘者承擔,小胡馬上寫檢查交廠部處理。”
第二天上午,廠長找我談話,開門見山,“昨天事故怎么處理?”“小胡檢討還沒交您看?”“看了。我現在是問你,知不知道化工安全生產禁令,生產區內14個不準的第九條?”“呵……”“我讀給你聽,‘不是自己分管的設備、工具不準動用’。你昨天為什么不找操作工,自己去拉閘?”“真是忙……”“忙只是一個借口。忙能不要制度?不要安全?關鍵是當車間主任了,驕氣上升。工人歸你管,他管的設備,你就有權動了。事故處理也是你說了算。我再問你,搞機電維修,為什么開關上不掛禁止合閘警告牌?……”
我啞口無言,半晌也答不出一句話。廠長看我認錯了,又講了好些鼓勵我的話。其中有一段我記得很清楚,“有知識,有技術,有權力都是好事。要謙虛謹慎,更要遵守制度。不受制度的約束,就是亂來。亂來就會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