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11月13日的吉林石化雙苯廠爆炸是一次“人禍”。事故直接原因是由于當班操作工停車時疏忽大意,未將應關閉的閥門及時關閉,誤操作導致進料系統溫度超高,長時間后引起爆裂進而發生爆炸和燃燒事故。據專家分析,我國安全生產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二。其實,安全生產事故不僅對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造成直接的經濟損失,對廣大群眾、事故的受害者及其家庭的巨大心理創傷,更是難以估量。
安全生產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安全生產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方面。我們的職工都是家庭的頂梁柱,是家庭的父母妻兒。他們的生命財產得到了保障,才能談得上有和諧企業和和諧社會。離開安全談“和諧”,無異于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企業如何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員工、企業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健康發展,總結吉化公司事故的教訓,針對我們企業安全生產中一些的實際問題,筆者以為當前我們主要要把這幾方面的工作做好———
首先,在安全的教育和培訓上,一定要以切實解決實際問題為出發點,克服形式主義做法,有的放矢地實施培訓。比如我們可以將日常生產中的一些“三違”現象進行亮相曝光,以此為案例進行警示教育,從而使“安全重于泰山”和“不是要我安全,而是我要安全”的責任意識,真正化成每個員工的自覺行動。
其次,安全制度重在嚴格落實。堅持以人為本,安全關口前移到現場,安全重心下移到班組、個人,著力構建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用制度來杜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違章不糾、制度不嚴、紀律松弛等現象的發生。
第三,要適當加大安全投入,把提高生產設備安全技術裝備水平作為夯實安全基礎的重要舉措。在安全裝備投入與使用上,達不到安全生產條件的設備、設施堅決淘汰,工程質量達不到安全要求的堅決整改。
金錢有價,生命無價。愿“安全是最大的效益”、“安全是最大的和諧”的思想,時刻在全體員工心中扎根并貫徹到實際工作中去。
上一篇:山東兗礦器材供應站開展“五好黨支部”創建活動效果顯著
下一篇:第三只眼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