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為安全造句,緣于肩負“泰山”重任。我也經常為隱患造句,緣于隱患大剎安全風景。在崗位的平臺上,工作是美好的,平安的風景尤其美好。一切充滿了生命、生機、安定與發展,當然也充滿了效益的最大希望。不論是任何人,綠色是第一的,安全是第一的。
安全是一種相對的狀態。隱患則是一種持久的狀態。世間萬物都在運動,安全與隱患概莫能外。安全與隱患兩種狀態總是相對立、相共存在,但是決不會有固定的模式。“安全”二字值“千金”,消除隱患也值千金。發現了隱患并及時清除了隱患,也價值連城。沒有發現隱患,隱患得不到及時整改,“千金”何在?“安全”二字的本身就富于積極的主動的創造性。
安全、隱患、事故如何取舍?安全如同“清明上河圖”。隱患如同河水泛濫,山泥傾瀉。事故如同生命“亡羊”。安全是平安的使者。隱患是潛在的“炸彈”,待時爆發。事故奪走人的勞動樂趣,奪走人的勞動成果,奪走人在勞動中的創造性,破壞人體的生理架構和心理健康。更會奪走人的生命,人的金錢需要相當有限。想要提高勞動質量和效果,當以安全造句,入心入腦;當以安全為主攻方略,規范人的行為。只要在崗的任何一個員工心存一張生命“藍圖”,就會有日新月異,有道路蔥蘢,有生機盎然。
安全是一種規則,任何一個人都擺脫不了安全的規則。一個生存者,有了安全理念,才有人身的生存。人生企盼事業的巔峰,望盡一片片綠韻、一片片山色海景、一片片生態盎然,從而省悟安全之道,心中惦念著如春的安全風景,為此勇于拓展,拆除隱患障欄。否則,幾絲隱患,一次違章,一條條生命便會如煙消散。
安全在生產管理體系中屈指一首,既屬于基礎管理,也屬于上層管理;管實了,到位了,就能有效地抑制或減少事故的發生,為生產與效益保了駕護了航。安全生產的基礎管理實質上還是人的管理,隱患的管理,是進一步落實人的安全理念,強化人在生產上的防范措施。縱觀眾多的重大、特大事故發生的背后,還是安全的基礎管理沒能到位。在安全生產的管理中,單純用某某講話,落實講話;某份文件,落實文件,說十次百次,就是千次,萬次,事故發生率依然居高不下。在法制的社會里,沒有哪個企業法人敢說:“我只對生產和經營負責,對員工生命安全不負責”。但說歸說,拍胸歸拍胸,落實呢?
安全是一項工程,安全管理更是一項系統工程。這個“工程”不能滲雜有“豆腐渣”的丁點成分。一頂安全帽,“豆腐渣”了,工人在施工現場用上了,結果是頭腦不安全。你只抓安全文件傳達,不抓安全規章的落實,便滲雜有隱患的成分,結果生產現場就出了事。如此的安全管理“豆腐渣”事例還少嗎?工人帶煙火下礦井……造成礦井瓦斯爆炸。這是典型的安全管理不落實。
安全與隱患不能長久畫上句號,有時甚至表現出尖銳的矛盾交叉。歷史上曾有過一則事例令人回味:淮河邊上的農民辦起了造紙廠、制革廠,謀了利,先富了起來,建了新房子,買了大彩電,但導致淮河被污染,哪些農民因而得了瘤子,生怪胎,不少田地顆粒無收,草木不長……守著淮河沒水喝。這種只顧金錢栽下隱患的現象又何止淮河人家?不顧安全,只看金錢,勢必后患無窮,禍及子子孫孫。如果安全的規章制度不落實于生產,落實于生命,那就是浪費。金錢不投入到安全設施,生產就不給你安全。安全管理不到位,那就是失職或玩忽職守。消除“三合一”隱患要花錢,或花大錢。它不同某某筆交易——“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那樣能立即兌現。于是有人只顧眼前利益,不愿花錢消除隱患,結果出了“亡羊”事,賠得傾家蕩產,甚至身進囹圄。
安全能讓企業注入新的活力,隱患能給企業注入新的“病毒”。前者招財進寶,后者爆病破財。安全及安全理念是智者獨有的隱患消除劑,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輕松和生命的延伸。如果要為安全多造一句,那就是——安全是無法用金錢計量的價值不等式,安全值永遠大于金錢值。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構筑安全防范的心理“長城”
下一篇:影響安全的十種不健康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