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前顧后”源自屈原之《離騷》:“瞻前而顧后兮,相觀民之計極”。今有兩解,其一形容做事之前精謀細劃、周密慎重;其二描述做事之時左顧右盼、猶豫不決。此兩解一褒一貶、大相徑庭,若是放在電力安全生產中,同樣也應一分為二地理解。
謀劃安全必須瞻前顧后。古語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無論做什么工作,都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就像指揮全局的導演,必須對劇本、演員了如指掌,才能導演出精彩的好戲來。安全管理是一個復雜的劇本,這個復雜的系統工程的實施,不能前后脫節,更不能丟三落四。必須統籌安排、相互銜接、瞻前顧后,才能確保安全生產的順利實施。首先,在生產管理上要瞻前顧后。全面掌握生產的各個環節,牢記“安危相易,禍福相生”這個道理,條件好時要謹防思想麻痹,條件差時謹防意外發生,局面穩定時謹防習慣性違章。其次,在安全培訓上要瞻前顧后。既要有崗前的基礎培訓,掌握必要的應知應會;又要有崗中的強化培訓,結合具體的實際工作相;更要有崗后的針對性的培訓,認真地查一查存在的問題,找出差距和不足及時補上,以適應安全生產的需要。第三,在設備投入上要瞻前顧后。要舍得花錢保安全,要根據電網企業生產特點的變化,而采取相應的措施,投入相應設備,時刻不忘科技保安全。
執行制度不可瞻前顧后。安全生產是個老話題,上下各級精力沒有少用,制度沒有少訂,但仍然難以實現可控在控,根本原因就在于制度貫徹不力,執行層層衰減。有一則故事說的是一位小學徒拜師學剃頭,剛學手藝時,師傅拿個大冬瓜,一把剃刀往冬瓜上一插。小學徒便開始在冬瓜上學習刨削刮的運刀技巧。這小學徒除了學手藝,還得聽師娘使喚,一會兒叫倒洗腳水,一會兒又叫生爐子。小徒弟一聽叫喚,便把剃刀往冬瓜上一扎,就忙活去了。等到小徒弟出師在人腦袋上剃頭了,一聽到師娘叫喚,他又習慣性地把刀往下一插……這是一起典型的習慣性違章,如若師傅在學藝之初就加以糾正,怎會有此結局。古語有訓:“輕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潰蟻穴,氣泄針芒”。我們應當以此為鑒,在執行制度、特別是執行安全制度時決不可瞻前顧后,必須對號入座、雷厲風行。否則,漠視員工挑戰制度和無視規定,等到理發者雙眼一閉、魂飛煙滅時,豈不痛哉?為了避免災難的發生,我們必須把制度變成一把劍亮出來。平時工作中,敢于對違反制度的行為予以堅決制止,依據制度和規程,嚴肅進行是非定論、責任界定,從而把制度送上權威的寶座。
思路決定出路,執行決定結果。衷心希望上下各級在謀事時多一些瞻前顧后,執行時少一點左顧右盼,這樣我們的安全基礎才能更加扎實、牢靠。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安全工作應持之以恒
下一篇:怎樣搞好安全教育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