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句話:歷史不會走回頭路,但歷史又往往驚人的相似。拿這句話套用安全事故,應該比較恰如其分。
針對安全事故,我們慣用的思路是,分析原因、反思過程、吸取教訓,這似乎并不為過,畢竟亡羊補牢猶未為晚。但我們如此反復下去的結果是,叫人痛心的事故并沒有銷聲匿跡,反而是在我們習以為常的觀念認識與行為方式里,突然給我們一次驚心打擊,譬如4.23事故。
安全工作確實離不開堅持,堅持時時講,天天抓,年年查。可是即便這樣,安全事故并沒有半點憐憫,賜予我們高枕無憂,而是哪怕我們眨眼的功夫,它也要千方百計興風作浪,置我們于被動、束手無策之地,不得不吞下悔恨之果。
因此,筆者認為,類似事故必然有相異之處,反復之中必然存在認識上的誤區;同屬違章操作,必然有本質上的差別;雷同的處理方法,必然導致新一輪事故的發生。
對事故舉一反三,反復剖析、深挖細究不可怕,可怕的是認識上的反復,處理方法的反復,采取措施的反復,甚至是“誰出事誰之過”形而上和推卸責任的反復。
安全事故不會自動找上門來,同樣的道理,不是反思了、查找了、吸取了、處理了,事故就會自動退卻。事故和隱患其實就潛伏在我們不曾觸及到的角落,徘徊在我們忽略的每一個細節,藏匿于我們每一次本末倒置的選擇。原因就在于,我們以為自己反復做了,足夠多了,面不可謂不廣了。
但事實是,每一個點與個體的安全,才是安全的要義。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由“曲突徙薪”想到的
下一篇:安全領域謹防“華南虎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