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安全發展之路,保護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改善安全生產狀況,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正在北京參加第三屆“安全發展”高層論壇的代表們認為,安全發展的路上,政府、企業、職工一個也不能少,應發揮各自的作用,共同唱響安全發展、建設和諧社會的主旋律。
政府:治理隱患 加強監管
近幾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各個方面的共同努力,安全生產形勢總體趨穩趨好,事故總量和死亡人數逐年下降。今年1至4月,全國安全生產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下降18.6%和13.2%,工礦商貿企業沒有發生特別重大事故。但應當看到,由于我國安全生產的基礎薄弱,隱患仍大量存在。
安全監管總局副局長楊元元說,當前工作重心是要著眼于治大隱患、防大事故。當務之急,就是要推動各地全面啟動“隱患治理年”的各項工作,落實好煤礦和重點行業、領域隱患治理的實施意見,健全重大隱患治理、重大危險源監控制度,完善預報、預警、預防和應急救援體系,堅決控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
安全生產,是一項綜合工程。從政府層面來講,需要各部門的相互配合。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說:“我們把安全生產的監管職能與建立健全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責任體系有機結合起來,努力推動中央企業提高安全生產的水平。”
近幾年,針對安全管理薄弱環節和存在的突出問題,我國先后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的安全生產大檢查和專項整治等全國性的集中活動,一些代表認為,安全生產工作還需要有打基礎謀長遠的戰略思考和長效的機制規劃。
國務院法制辦副主任張穹說,今后,安全生產法制建設應當同時注重兩個方面:一方面,繼續研究制定實踐急需的新的法律、行政法規,逐步完善目前的安全生產制度體系。另一方面,及時修訂不適應新形勢需要的現行法律、行政法規,不斷完善和創新安全生產管理的制度、機制,保持制度、機制的活力。
質檢總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局局長張綱說:“我們及時推動構建以安全監察組織網絡和信息化網絡為核心內容的特種設備監察體系,并且逐步將動態監管體系從使用環節向生產環節延伸,初步實現了全過程監管。”
據張綱介紹,四川汶川地震發生以后,根據動態監管體系的網絡圖,他們向在前線實施救援的解放軍指戰員等提供了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設備的分布圖,在抗震救災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企業:提高安全生產認識 加強安全管理
安全是生產經營活動中永恒的主題,對經濟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這種作用不僅體現在防止和減少事故而造成的損失,還應該體現在安全性與經濟性的高度統一,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的發展上。
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說:“企業要將安全生產管理工作視為保障企業生產發展,造福子孫后代的生命工程,實現企業的穩定、快速、安全的發展,促進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
中石油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廖永遠說:“今天我們對安全生產的認識已經進入了以人為本,超前預防的本質階段,這種新的安全思想的方法論推進了傳統產業和技術領域安全手段的進步,也促進企業安全管理工作由粗放型向集約性的轉變。”
一些中央企業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發展,創造和積累了一些成功的經驗。廖永遠說:“大部分事故的發生都與管理粗放有關,自2007年開始,中國石油集團總經理每年與下屬各一把手簽訂安全責任環保書,各企業壓力層層傳遞,把安全指標逐級分級到基層,崗位實現嚴考核,硬兌現。”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副總裁王清堂說:“集團所屬的二級單位和經營單位都建立了安全隱患排查制度,2007年共查出4468處安全隱患。對出現的問題采用跟進落實確保效果,有效督促了基層管理工作。目前,中國五礦集團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已經初步形成。”
當前,企業競爭加劇,組織方式的變革,安全管理的方式難以適應當前新形勢的需要,技術進步和新設備的應用對職工隊伍的安全素質提出了更高的標準。
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個具有130年開采歷史的老礦區,年產原煤3千多萬噸,礦區地質條件極為復雜,瓦斯、頂板等六大災害俱全。公司董事長張文學說:“幾年來,公司先后從各級管理技術人員中選派了20多名技術業務骨干到中國礦業大學等學校深造,派出了100多名技術骨干到日本、德國、美國、澳大利亞、波蘭等國家學習先進的控制瓦斯、煤塵等技術,培養和鍛煉了一大批技術業務骨干。”
職工:提高安全素質 參加安全管理監督
實現安全發展,不僅需要政府監督,企業加強管理,還需要提高每一個職工的安全素質,支持職工行使安全管理和監督的權利。
淮北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國建說:“回頭看我們多年來的工作,總體的效果不理想,主要的原因就是強制性、被動執行的管理體制影響了基層單位和職工的主觀能動性,影響了他們自覺查找問題,主動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的提高。”
張國建認為,要實現煤礦企業的長治久安,必須轉變傳統安全理念和模式,大力推行自下而上的安全自主,下移管理重心,尤其是發揮廣大職工抓安全、保安全、管安全的主觀能動性。
廖永遠說:“集團公司各企業通過大力開展崗位培訓,培訓2.3萬人次,特種作業人員12.5萬人次,使廣大員工自覺辨識本部門本崗位的危害因素,努力提高操作技術的積累,應急反應能力。”
全國總工會副主席張鳴起說:“廣大職工群眾工作處在生產的第一線,組織發動廣大職工參加安全管理和監督,群策群力查找消除事故隱患,防止和杜絕違章指揮、違章作業,是防范各類事故,實現本身安全的重要途徑。”
據張鳴起介紹,《安全生產法》明確規定了從業人員享有安全生產知情權、建議權、批評權、檢舉權、控告權,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緊急撤離避險權等基本權利,同時規定工會組織職工開展群眾性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和代表職工實施“群眾監督”的權利。
張鳴起認為,實現安全發展,還必須大力開展群眾性安全生產活動。他說:“由全國總工會、安全監管總局等十幾個單位共同主辦的‘安康’杯安全生產競賽深受職工的歡迎。群眾性安全生產活動激發了廣大職工的創造活力,體現了本質安全的內在要求。”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企業安全生產不是一個人的事
下一篇:讓反違章成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