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單位發生了人身傷亡事故,事故責任者查出來了,并進行了嚴肅處理。處理了相關責任人,按說事故有了結論,應該畫上一個句號。但是,筆者認為結論不是結果,也不是“句號”,而應該是反思的開始,是“問號”。比起處理結果來,人們更關心的還是事故的成因。
認真分析近年來發生在煤礦的各類安全事故,我們就會發現這些事故很大部分是責任事故,歸于一點,就是“安全第一”的思想不牢固,甚至已經到了麻木不仁的地步。安全責任制不落實也好,安全管理松懈也好,安全投入不足也好,千隱患萬隱患,思想上的隱患是最大的隱患。
這些問題是一朝一夕的積聚嗎?是一井一面的偶然嗎?不是。它恰恰是由于當事人一點一滴地應付,一次一次地漠視,而致聚少成多、積重難返,終于像瓦斯一樣,累積到臨界值時,一觸即發。
很多人說國有煤礦之所以受損嚴重,是因其礦井規模大、職工人數多、井下管理復雜,事實上這也從反面告誡我們:人命關天,你的一點麻痹就是一條“禍根”,很可能就把自己甚至大家當作了犧牲品。量變最終會引起質變。在此筆者提醒各位安全工作者,尤其是單位的各級管理人員,思想千萬不可麻痹,牽一發而動全身,也許在你眼中不起眼的小問題,會影響全礦區的安全生產的整體思路和布局,由此帶來的后果可能就會不可估量,代價也極其慘重。
由此看來,我們在認真分析事故原因之后,要把找思想認識上的差距,作為深刻吸取事故教訓的首要任務來看待。安全管理滑坡、“安全第一”意識淡薄,不僅在發生事故的單位存在,而且有相當多的國有煤礦和鄉鎮煤礦也存在。如果我們不及時剖析,痛下決心糾正,那么,今天發生在這個礦的事故悲劇,明天就可能在另一個煤礦重演。
為了對礦工的生命負責,為了礦區的穩定和發展,讓我們人人都把住安全關,清除并杜絕思想意識上的“最大隱患”!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從事故預案說起
下一篇:安全“緊箍咒”要念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