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稍微留心就可發現,在盤山公路的拐彎處,常豎立著標有“山高危險”等字樣的路牌提醒司機注意安全。據交通部門總結,在這些危險地帶很少有事故發生,但是到了山下或平坦寬闊的大路等人們心目中的“安全地帶”,車毀人亡的景象卻時有發生。
筆者以為,這種奇怪現象的根源在于有時失誤和危險并無太大的關聯。我們往往在小河溝里翻船,在沒有留意時被絆住,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栽倒。因為這時候我們以為身邊沒有了真正的危險,甚至我們所處的情況是相對安全的,所以放松警惕,使不危險的地方成了真正的危險地帶。
安全和危險這一辨證關系對我們的工作有很多啟發。在潛意識或者實際工作中,我們常常將安全工作分出輕重緩急,然后把大量精力傾注在那些危險地帶和關鍵環節上,這樣就容易在無意間忽略了一些比較次要或者比較安全的環節,從而為安全生產留下了“爆冷”的可能。
所以,我們要深刻把握安全生產的全過程、全天候、全人員的特點,認真處理安全生產的各個環節和各種要素,對于那些不是危險地帶的“安全地帶”也要一視同仁,這樣才能夠避免在小河溝里翻船。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安全生產中的幾點認識
下一篇:安全管理不要“原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