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質安全”一詞,最早見諸于“本質安全型設備”,現在企業在安全管理上,已經不能滿足傳統意思和水平上的安全了,需要一個新的概念來詮釋和定位安全管理的方向和水平,因此,本質安全很自然被圈定和選用。
但無論企業還是學者,對于“本質安全”概念的實際意義,實在是“耳熟能詳”的陌生——一聽好像非常了解,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實際要讓準確定位和描述了,就語不達意,不是那么回事了。
我看到的和聽到的關于“本質安全”的定義有很多,但我總感到多少有些欠缺。因此也想就本質安全談談自己的認知。
1談本質安全先必須搞清什么是安全
因為要區別以前談的“安全”,所以很多學者在給“本質安全”定義的時候,似乎為了與“安全”劃分界限的目的,有意或者無意將“本質安全”賦予全新理解,說是理念、是文化、是新風險控制手段。世界觀、方法論能用的都用上了。
其實,要定位“本質安全”就理解什么是安全。所謂“安全”就是一種環境條件或者狀態,在這種條件和狀態下,所有的危險源都是處于受控條件下,并且其所具有的風險是暴露于這種環境的所有人員能承受的。
“本質安全”是在“安全”的概念上發展起來的,它需要表述的一樣是一種條件和狀態。
2“本質安全”與“安全”的區別
“本質安全”和“安全”性質是一樣的,其區別在于“本質”二字。
“本質”之“本”,就是“根本”,理解為“自有”,是固有的,不是外界賦予的;“本質”之“質”,就是“特質、特性、特有”等意思。合而言之,“本質”就是“固有的特質”。
以前我們常談的安全,其環境條件或者狀態是依靠外界在外界約束條件作用下來維持“穩定”或降低風險來實現,一旦外界條件失去,就會轉變為“危險”,有可能導致事故;那么現在我們談“本質安全”,其環境條件或者狀態是不依賴外界約束條件而依賴自身特質來實現的,即使在外界約束條件失去的時候,自身不會失效,不會轉化為“危險”,因此也不會導致事故。
3我的“本質安全”定義
所謂“本質安全”就是構成某個系統、過程或者環境的所有元素自身具有這樣的特質,既不會因為自身失效對其他元素造成損壞,也不會因為其他元素失效而遭受損壞,從而來保障系統、過程或者環境安全。
構成系統、過程或者環境的元素,一般來說,無非以下方面:
——與之有關的“人”,具有本質安全的意識、知識、技能;從而保障所有的作業活動都是本質安全的;
——與之有關的“基礎設施”,所有的建構筑物、設備、裝置、工器具、乃至材料等都是本質安全的,如本質安全型設備,即使在人誤操作時,也不會導致人身傷害;
——與之有關的“環境條件”,如空間、溫度、濕度、壓力、照度、空氣質量、輻射、刺激性等都是本質安全的。
4“本質安全”不是一個孤立的概念,必須是和系統、過程或者環境等關聯的。
我們研究“本質安全”,不是僅僅研究一個概念,一個詞匯,需要研究的是某個“系統的本質安全”、“本質安全的過程”、或者“本質安全場所”等等。這也是很多企業在建立安全管理體系的時候,自然想到要將自己的管理體系建設成為“本質安全”的原因。
真的要將“本質安全”研究清楚了,少不得要聯系實際的體系建設;但體系建設是否真的能實現“本質安全”,還得看對“本質安全”的理解和把握。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延長安全“責任半徑”
下一篇:抓培訓也是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