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企業里,有少數這樣的員工——滅火器已經過期,直到上級檢查出來時還納悶自己怎么沒有發現;設備老化現象一眼就能看出來,可每次巡回檢查時仿佛沒有看見;夜班明明沒有按時外出巡檢,但每班巡回檢查表上的檢查項目后卻都寫著“正!;安全規程上嚴格規定“兩穿三戴”,可一忙起來就把它拋在腦后。這些出現在巡回檢查工作中的問題雖然只是個別現象,但卻折射出一個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的共性問題——警惕巡回檢查工作中“熟”視無睹現象。
巡回檢查的目的在于及時掌握生產現場的設備運行和安全情況,提高基層員工的崗位風險識別和應急能力,及時發現潛在的事故隱患和不安全因素,落實風險防范措施,提高安全生產水平。而只有嚴格遵守巡回檢查線路,對檢查內容一絲不茍地進行落實,才能使這項工作更具針對性,從而發揮最大的作用。
我們常說熟能生巧,卻不知“熟”亦能生“禍”,老經驗很多時候解決不了新問題。少數基層員工認為自己每天工作時都要進行巡回檢查,即使馬虎一點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對裝置已經掌握得非常熟練了,覺得一直都是這樣干的而且沒有出事,因此產生了輕視思想,導致巡回檢查工作走過場,流于形式,最終形成“視覺屏蔽”,對很明顯的、本應發現的隱患也視而不見了。
殊不知,實際生產中的隱患和不安全因素是一個變量,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氣候的變化、位置的變遷、環境的不同、情況的差異而發生變化,過去安全的不等于現在安全,在這套設備上有效的防范措施不等于在另一臺設備上同樣有效。因此,班前巡回檢查雖然是一個很小的工作,也要認真對待,嚴格細致、注重實際并持之以恒,千萬不可“熟”視而無睹,最終給生產帶來安全隱患。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安全工作不妨“吃、拿、卡、要”
下一篇:安全也需要“五分鐘思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