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轟轟烈烈的5S管理工作推行兩年多了。在這兩年多里,公司已經達到了成熟的5S管理模式。通過設備設施的改造、員工的培訓、5S+1管理制度的實施、所有成員參與的5S提案的落實等等管理方式,已經將5S+1的管理理念深入到了員工心理。但是5S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不是突擊戰,也不是間歇戰,它需要不斷地持續改進并在原有基礎上穩步提高,由5S+1的日常行為升華為“品質”的提升,演變為“習慣化”的行為,這才是我們公司推進5S+1工作的宗旨。所以,我們不能止步在現有的成果上,還要埋下頭,竭盡智慧,不斷地改進不斷地嚴格要求自己。
在5S+1推行之初,有許多員工覺得難,比李白筆下的“蜀道”還難。我也覺得5S工作任務枯燥、繁重。但當我經歷了一次偶然的串門后,完全改變了那種想法。那是去年夏季的一天早上,我去一位居住在郊區的平房的親戚家串門。剛一進入室內,親戚帶著自謙趕緊說:孩子剛起來,還沒有收拾屋子呢。我特意注意了一下房間:感覺連呼吸都很困難的小屋,除了一張雙人床外,只有一張沙發、一個梳妝臺。如果要是伸胳膊踢腿的話,不碰上沙發,就得踢到梳妝臺。但房間雖狹窄,完全沒有雜亂、擁擠的感覺。雖然主人說剛起床,床上卻沒有零亂的被子,床單也一平如水;靠窗戶的窗簾,層層疊疊地貼在兩側的窗戶框上;倚在東墻的一個50㎝高的布娃娃,站立的規規矩矩;梳妝臺擺放的化妝用品也都如聽話的小學生一樣,擺列的整齊、穿著的潔凈;親戚家的5歲的小孩,規矩的將拖鞋擺在鞋架上,換上淡紫色的涼鞋去上學了。我回頭看了一眼墻壁,居然連一個黑手指印都沒有。一個有5歲的小孩的家庭,能夠做到這一點,真是不容易呀。盡管主人說還沒來得及收拾房間,但給人的感覺分明就是標準的5S:窗明幾凈、物品擺放有序、墻壁潔白、地面干凈。。。。。。我就問主人如何把家的環境保持這么好的,有什么秘訣么?!主人靦腆一笑:那有什么秘訣呀,每天也不用怎么收拾,誰的衣服、鞋等物品擺放在誰的位置;家里的東西用完后,放回原處;下班回家后,把工作服掛在門市房內;洗漱干凈再進屋。就這么簡單。
真的就這么簡單么?我們結合公司的5S+1管理來分析一下她的這幾句話。”誰的東西放在誰的位置”這就是5S管理中的整理整頓的定置定位方法;這里有兩個含義:一是將備品備件、零部件、成品、半成品、輔料等分區域分部位存放;二是公司的設備、設施、物品等要有明確的負責人來管理。當我們將物品分類、分區整理整頓好了定置定位之后,就是要養成好習慣,將使用過的東西,放在原來的位置上。
“把工作服掛在門市房內”就是為了保持室內的“清潔”;“洗漱干凈再進屋”就是“清掃”。我們每天在崗期間,都要對設備、設施、工作環境進行清理清掃,設備無油污無積水無積料;設施保持完好、潔凈;工作環境寬敞、明朗;當然,我們的清潔清掃還不完全是擦拭、清洗,還有一點就是通過清掃,來發現設備微露端倪的隱患,發現不易察覺的問題。
“東西用完后,放回原處”就是日常生活中將自覺地行為培養成“素養”。它包含三層含義:一是在某個地方取來的東西,用過后,返還某處,保持物品的原位、原樣,養成從哪拿來放回哪去的好習慣;二是檢修或者作業現場原來沒有的東西。例如廢件、油污、垃圾等要及時清理,這就是保持工作現場干凈、整潔的好習慣;三是使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后,有利于其他人的尋找、使用,這就是工作中為他人著想的好習慣。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作為一個家庭,沒有5S的概念,卻完全領悟了5S的要領,執行了5S的標準,把一個家的里里外外收拾的利利索索,亮亮堂堂。通過主人簡短的幾句話,我們能夠透徹地領悟到:5S其實很簡單。我們每一位員工,克服思想上的僵化模式、習慣上的惰性心理,以此為榜樣,把我們的物品擺放整齊,設備擦拭潔凈,環境保持明朗,使我們的庫房物品互相之間不摻雜、不混亂;我們生產現場,備品備件的位置明確、數目清晰;成品、半成品、輔料及工作區域非工作區域等區域界限分明、標識完整;零部件待修、檢修、備用的物件層次分明,一目了然。不一樣也可以使我們的工作環境利利索索,亮亮堂堂嗎?!
記得在一所小學的南側圍墻上有這樣一段話: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那就讓我們播種5S的行為,收獲保持潔凈、整齊的習慣;
播種保持潔凈、整齊的好習慣,收獲健康、快樂的人生命運!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抓安全要重點突出兩個“全”
下一篇:不妨將班組安全會議開得短而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