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十一五”期間,黨中央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計劃的建議》,其中首次把安全生產列為專題。會議明確提出:要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
五年過去了,作為一名從事水利工作的安全管理人員,回顧工作中的點點滴滴,我深知安全生產在水利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健全安全生產監督體系,加強安全生產設施建設,有效遏制重大事故,加強交通安全監管,加強隱患排查整改等等方面的監管,以上都是安全生產工作對如何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真實寫照。更是《建議》中如何對安全生產升華到安全發展的指導原則。
科學發展觀所說的全面發展,指的是各個方面的均衡發展,而不是片面局部的不平衡發展。而安全發展就是要立足實際,著眼于、著重于、著力于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建設、健全。當前,安全生產監管工作注重檢查,監督、整治、忽視基層;注重下達任務通知,不注重解決實際問題。這些工作中的傾向都不能使安全生產做到全面、協調持續發展。尤其在現實的安全生產中,如何解決較為突出帶有傾向性的安全問題,排查整治安全生產中的事故隱患。不斷為安全生產基礎工作、基層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我認為應注意以下“五個不等式”。
(一)組織建立不等于發揮了職能作用建立安全管理委員會相對容易,但切實發揮職能作用就要下力氣、花功夫。在這里有三個問題需要注意:一是組織明確了,但僅是一紙空文,既無工作安排又無活動記載;二是只盯著“問題突出”的部位使勁,其它安全生產基礎工作沒抓,使職能作用打了折扣。三是安全專管人員忙起來了,其他部門安全管理人員缺乏有力配合,只掛號不做事。
(二)不出問題不等于沒問題安全檢查發現不了問題,匯報工作講不出問題。這是工作中經常遇到的現象,這種現象的出現不外乎有以下原因:一、看到眼前沒出事,居安思危意識就下降了,就不在想事做事。二、只要上級不過問或職工不投訴,只知對專管部門或負責人投其所好,而不是對安全工作或者說安全事業負責任。三、長期不熟悉安全監管業務或對安全生產缺乏必要地預見性、敏感性,對待安全問題看不到實質,對事物發展把握不到規律。所有這些對安全生產只有百害,而無一利。
(三)抓過不等于抓好平常安全工作不少干,安全檢查不少看,但是問題還是出現了。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需要深思:1、工作確實抓了,但沒有抓到點兒上。2、工作確實抓了,但沒有一抓到底,只做好了表面文章,使安全工作收效甚微,沒有做到善始善終。3、缺乏責任心怕麻煩,上級文件一看了之,會議召開一講了之,發現問題一報了之,貌似負責,實為流于形式,走過場。長此以往,就很容易出事。要想把安全工作抓好,就必須做到執行落實、嚴格落實。
(四)制度建立不等于制度落實安全工作建章立制關鍵在于要照章辦事。先解決有章可循的問題,這是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的基礎。也是安全工作建章立制的初衷。將制度作為應付檢查,裝潢文面,留在紙上,掛在墻上,一個單位對制度的執行遷就,就是對自我的否定。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立好規矩,建好制度,樹好風氣,安全生產工作就一定會創一份好業績。
(五)眼前不出事不等于今后不出事作為一名安全管理人員,要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牢固樹立安全生產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理念。這是由于安全生產工作的動態性和社會性規律所決定的。無數事實證明,只要有人類活動存在的地方,就有發生事故的可能。但是預防事故,化解風險,規避控制事故隱患還是可以完全做到的。事故發生的機理表明,存在著一定的必然性。所謂必然性,就是說如果不重視,不落實安全生產工作,今天事故不出現,明天也會找到你,一百次不發生是一百次僥幸,總有一天災害會降臨到頭上。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安全管理“意識三階段”
下一篇:讓企業安全管理走在“正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