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某客運司機48歲的吳斌駕駛車輛以90公里左右的時速在高速上行駛。突然,一個鐵塊突如其來地砸穿擋風玻璃,擊中吳斌的手臂和腹部。在危急關頭,他強忍劇烈的疼痛,他完成剎車、換擋等一系列操作,把車靠邊停好,開啟雙閃燈,然后打開車門,安全疏散旅客。當他做完這些以后已無法站立,但還是警告車上的24名乘客不要在高速路上亂走。隨后吳斌被送往醫院。他肝臟破裂、肋骨骨折,一天后因傷勢過重死亡。吳斌的家鄉杭州市授予其“見義勇為勇士”稱號。
這是最近才發生的一起感人事件,司機吳斌以高度的職業責任感和精湛的事故應急處理方法,避免了一起重大的交通安全事故。在感動和敬仰之余,最美司機留給我們的遺產,更應該是對安全事故應急處理的深思與啟發。
在企業制定生產操作規程中,我們會發現除了有預防措施外,應急處理也是安全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確的應急處理方案可以讓事故產生的損失和危害減少到最低,從而有力地保護了員工的生命安全和企業的財產安全。
英雄吳斌對高速公路安全的理解應是非常深刻的,所以能在劇痛之中做出了正確的停車措施。而化工單位的危險源辨識和監控是應急處理體系的基礎和前提。危險源的辨識是要我們知道該部位應預防什么危害因素,而監控是讓我們了解此部位的危害因素處于什么狀態,如果監控發現危害因素數值超過臨界值,便有可能對員工的生命健康、生產設備或環境造成傷害。及時地對危險源監控做出正確的反應,是企業所有員工們都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在生產出現緊急狀況時,要積極應對,除了要有掌握應急處理的方法,在非常狀態下臨危不亂的良好心理素質也是處理好緊急事故的關鍵因素。
我公司生產中的化工原料性質多為易燃、易爆、有毒及有腐蝕性,生產工藝中有高溫、高壓、真空等特點,不安全因素較多,易發生爆炸、中毒、電擊、燙傷等危害。由于危險源高度集中,工藝管線連續復雜,一旦發生諸如雷擊、跳閘停電、泄露溢料等緊急情況,如果應急處理措施不當,很容易引發災難性的“多米諾骨牌”連鎖效應,擴大事故的危害性。因此,加強技術人員和操作人員針對各種危險源的應急處理能力,應是企業安全生產中經常性和長期性的培訓項目。
無論企業多大,每個員工都要承擔一份安全生產責任風險的。唯有學習英雄吳斌同志的高度敬業精神,努力提高崗位操作技能,熟悉本崗位危險源的辨識,熟練掌握緊急狀態下的應急處理措施,才能嚴防事故于未然,才能保證公司長周期的平穩生產。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