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聽說:
安全就是以人為本
安全就是效益
安全就是經營
安全就是對員工的最大關愛
安全就是平安……
百度安全是什么,顯示為:人、物、環境,不受到威脅和破壞的一種良好狀態。是指不受威脅,沒有危險、危害、損失。
……
當我們靜心自問的時候,你能告訴我安全是什么嗎?也許給近期央視每天黃金時段都會播放一組在街頭隨機采訪尋常百姓的鏡頭,共同的問題都是“你幸福嗎”答案一樣精彩豐富。對我們行業從業人員而言,安全就是身體不受任何傷害和病痛,每天能快樂開心上班下班;對我們父母而言就是希望常有兒女的問候和成長的消息,以及過節時的團圓聚會和孩子們的嬉鬧;而對我們孩子而言則是希望每天都能健康成長,學習進步,與伙伴盡情玩耍,免遭各種災難和傷害……這是個人。
對企業呢?安全就是每天各項業務組織開展有序,各類人員未受任何傷害,各類設施設備運行正常,各種器具和防護用品正常使用并發揮保護作用……
上述種種,其實都是安全的結果,如果沒有安全為前提,這些美好的種種愿望都是無本之木,無水之源,都是水中月,鏡中花,要實現安全的結果,必須有很多前提保障,就目前公司所處行業而言,人人都要明白以下事理:
一、要明白安全為了誰。很淺顯的道理,但我們就是有些人不明白安全為了誰,以為領導要求,是領導要在上級面前邀功;以為項目經理要求,是項目經理為了自己私利;甚至有的人認為各級檢查和同事提醒也是給自己過不去,是找麻煩……其實是沒明白一個道理最簡單道理,所有的一切都是為我們每個人。人生一世生命是第一位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果明白了這個道理,就很清晰明白安全為了誰。記住一句廣告語: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所有的制度規章、監督考核和管理約束都是為了我們每個人能愉快、健康、如愿的生活。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一高層教師公寓大火的視頻影象還清晰猶存吧?58人遇難,70多人受傷,無數家庭從此無歡笑,多么恐怖的場面!?以致對幸存下來的人實施全面的心理輔導治療,也是希望幸存者能愉快、健康如愿的生活啊!
二、要明白什么是不安全。要讓員工目睹不安全的危害性和帶來的影響,有效的途徑和方式就是進行案例視頻分析,通過事故經過的真實再現,讓員工自身從內心親身感觸事故發生的災難和傷害,明白事前防范是多么的重要和關鍵,同時也明白事后的后悔、責怪、淚水是多么的廉價和無用,真真切切從內心引發震動,重樹安全第一的思想,如果沒有安全其他什么都沒有了,即使有,也沒有了色彩和艷麗,對個人而言,如果生命都沒有了,你還有什么? 誰能有力再讓今年中秋國慶大假期間在云南彝良縣發生山體滑坡中瞬間遇難的18名學生再次回到教室?不安全就是對生命的不尊重!事后當地政府通報是地震后土質松軟,加之連日雨天造成了事故,試問:事前就一點跡象都沒有嗎?
三、要明白安全因我們每個人的行為而為。人是社會最基本單元。我們每位員工既是生產的直接參與者,同時也是安全的直接維護者,包括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無論事故大小,都有其發生的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除去物的不安全狀態和管理缺陷,就是人的不安全行為所致,據統計分析,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所造成的事故約占事故總數的85%以上。人的不安全行為通常有幾種表現:一是典型的違章操作,即違反相應的安全作業技術規范,比如酒后駕駛,比如高處拋物;二是違反勞動紀律,比如在崗位嬉笑打鬧或做無關的事;三是誤操作和誤處理,比如現場查看不實導致的倒桿事故;四是未作個人防護,比如未帶安全帽遭遇的高出掉物砸傷頭部;五是不健康的心理引發的不安全行為,比如疏忽大意?僥幸?逞能?蠻干?恐慌?個人情緒等等;六是個人接受教育和培訓的程度,比如業務技術不精或操作不熟練而引發的事故。上述種種情形都與我們每個人有著密切關聯。上海“11.15”的重大火災事故,官方最后公布的直接原因就是2名電焊工無特種作業人員資格證書,嚴重違反操作規程,引發大火后逃離。看起來2名無證電焊工好像與58條生命和無數個家庭不幸不相關,但事故的悲慘卻關聯了?因此我們每人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首先要負的就是安全責,對自己,也對他人。
四、要明白如何才能安全。安全是所有人的美好愿望,也是我們安全工作的根本目的,但現實中因種種原因,不安全又不時給我們帶來痛苦和傷害,要減少傷害和痛苦,就要明白如何才能安全。各級和個人的安全理念意識是基礎,長期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是保障。“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這8個字大家都耳熟能詳,但是不是真正在我們腦海扎下了烙印,是不是在工作中首先考慮到、意識到并執行到,真得捫心自問,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寫在文件里,真正落實“三同步”,事前的缺失事后有時無法補救。健全組織、落實經費、明確人員、完善規章、教育培訓、監督檢查等等都是是方法和手段,關鍵還是如何執行落實,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盡量減少和避免事故的發生,才能確保我們行為的安全性,否則就是講的好聽,寫的好看。無證駕駛就是不知如何才能安全,因為其未經過必要的培訓,當遭遇險情時不知如何操控車輛和處置;現實中很多事例都因不能保障安全所以加以禁止,比如人貨混裝、酒后駕車、高空拋物、管孔使用明火、不系安全帶登高等等。禁止的目的是要安全。
五、要明白不安全時應怎么辦。當突然遭遇不安全時,要明白正確的處置方式和手段,要有必要的知識和技能來及時應急,減少和控制事態發展。必要的硬件要預防在先,比如防范火災事故,就要備足足夠的滅火設施,要掌握初期滅火常識,要保持消防通道暢通,要知道逃生技巧,要明白呼救方法等等。所有這些,在事前都要準備充分,要培訓到位,要檢查現場,要糾正及時,否則當火災發生時,除去慌亂還是慌亂,事態會蔓延,損失會增大。諸多事故案例表明:當遭遇突發事故時,事前的培訓學習,應急預案和實情演練是處置和應對的有效途徑,并要細化到最小專業和單元,讓實際作業的班組成員要明白自身工作中發生意外應怎么辦,實現傷害和損失最小化。
安全伴我們每一天,健康、快樂就伴我們每一天,當我們不安全時,痛苦和淚水將“拌”我們每一天。讓健康、快樂常伴,讓痛苦和淚水遠離。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