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安全意識安全意愿的培養
本文通過對安全意識薄弱的主要成因分析,提出了提升安全意識必須樹立的觀念,指出了企業員工安全意愿培養的落腳點。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
據統計,98%的事故是由于人的原因引起的。在人為因素中,安全意識薄弱占到了90%多,安全技術水平低下所占比例不到10%。由此說明,員工安全意識差,必將釀成安全事故。安全意識越來越成為制約企業安全生產的瓶頸。
一、安全意識薄弱的主要成因分析
安全意識就是人們頭腦中建立起來的生產必須安全的觀念,也就是人們在生產活動中各種各樣有可能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的外在環境條件的一種戒備和警覺的心理狀態。狹義的安全意識,是指員工思想意識中對于安全的認識,包括安全價值觀、安全警惕性等。我們工作中的“三違”(“違章指揮”、“違章操作”和“違反勞動紀律”),就屬于安全意識淡薄,絕大多數員工不是不知道規章,而是有意無意地違章。在生活中,闖紅燈的人,不系安全帶的人,不走天橋的人,不是不知道紅綠燈的含義,不是不知道系安全帶的好處,不是不知道天橋的用途,而是安全意識淡薄。
企業員工安全意識薄弱,首先表現為“安全第一”的意識沒有建立。“安全第一”作為世界通行的公理,理應成為企業全體員工的共識,但是“預防為主”的意識卻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安全第一”意識的體現,就是“預防為主”,不能等到大難臨頭再去考慮“安全第一”。
企業員工安全意識薄弱,其次表現為主體安全意識淡薄。員工之所以做不到“安全第一”,之所以沒有“預防為主”,根子在于主動性不夠,在于不知道“安全究竟為了誰”。如果人人都把安全當作是別人的事,不把自己作為安全的主體,沒有了主動性,員工安全意識的普遍薄弱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提升安全意識必須樹立的觀念
安全生產工作依賴于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物質方面主要是安全設施,精神方面主要是安全意識。廣義的安全意識,包括有關安全的意愿、意識、知識等。提升員工安全意識,必須牢固樹立以下幾種觀念。
1、要樹立安全知識勝于安全設施的觀念安全知識
通俗地講,就是面對危險的時候知道如何去做。它包括安全規程、安全制度、安全常識和經驗。據調查,在企業近一半的員工在火災發生時不懂得如何逃生自救,一半多的人甚至不認識消防安全標志;有不少人不知道旋轉的部件不能碰,高壓容器會爆炸。以上這些,都是安全知識不具備的體現。
近年來企業陸續加大了對安全生產的投入,具備了基本安全設施。因此,我們應把安全生產工作注意力放在安全知識的儲備上,用安全知識武裝員工的頭腦,在緊急時刻采取相應的緊急措施,這要比設備的安全性能更為重要。
2、要樹立安全意識強于安全知識的觀念
如前所述,事故人為因素中安全意識薄弱占到了90%多。而大多數企業安全培訓時,將90%的精力用在占10%比重的安全技術水平上,只有不到10%的精力用在占90%比重的安全意識上。90%和10%的倒掛說明什么?說明我們的安全培訓工作,陷入了一種重視安全知識而忽視安全意識的誤區。
世上沒有絕對的安全,關鍵在于你思想意識當中對安全是怎樣認識的,包括你的安全價值觀和安全警惕性。沒有安全知識,員工就會稀里糊涂受傷害;沒有安全意識,事故就會不請自來。安全知識重要,安全意識更重要。當員工有了安全意識,就會主動地學習安全知識,就會有真正意義上的安全保障。
3、要樹立安全意愿優于安全意識的觀念
安全意愿是指員工履行安全生產職責,實現安全績效的意志和愿望。安全意識往往停留在思想上,而安全意愿不僅僅是在思想上,同時還在情感上主動地去追求。一個不具備安全生產意愿的員工,一定不具備主動履行職責的行為。一個不會保護自己的人,怎么能保護別人?一個不能保證安全的人,怎么能為企業做出更大的貢獻?只有在強烈的安全生產意愿的驅動下,員工才能自覺地履行安全職責。“不怕死的員工,不是好員工”,生產車間不是戰場!不能存在不怕死的精神!“怕死的員工,才是好員工”。
我們經常說“責任重于泰山”,就是希望員工樹立責任意識,進而靠責任意識促進安全意識的樹立。因此,安全培訓工作首先應進行安全意識的培訓,其次才是安全技能的培訓,而培養員工與管理層的合作態度,又被放在安全意識教育之前,也就是靠培養員工的合作態度來逐漸培養其安全意識。
安全意愿是員工打心眼里愿意去履行安全職責,遵守安全規章;所以,安全意愿是安全意識的前提和基礎。為此,企業安全管理工作,要從員工的安全意愿入手,用意愿強化意識,用意識保證安全。
三、員工安全意愿的培養
如上所述,培養員工的安全意愿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那么,如何培養員工的安全意愿呢?
人的安全素質分為三個層次,
安全知識是基本層次,安全意識是深層次,安全意愿是核心層次。
安全意愿的根本是員工的主動性,發揮安全意愿的關鍵是要具備主動性。員工沒有把自己作為安全的主體,缺乏了主動性,安全意識的薄弱在所難免。員工應該明白,對自己的安全自己責無旁貸,對他人的安全自己負有監督和幫助的責任,對他人的不安全行為自己有提醒和制止的義務。只有突出自我的安全主體作用,發揮安全主體意識,安全形勢才能好轉。只有有了主動性,才能從“要我安全”變成“我要安全”,最后升華為“我會安全”;有了主動性,才能警鐘長鳴,緊繃安全弦;有了主動性,才能讓安全成為一種習慣。
要讓員工形成強烈的安全意愿,企業管理者就需要從情感角度入手,依靠情感依托,實現員工態度的轉變。對企業來說,搞清楚“安全為了誰”,是解決安全問題的一把金鑰匙。
是要讓我們的員工明白“安全為了誰”。
從“要我安全”轉變為“我要安全”、“我會安全”。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