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2月19日14時15分,岳陽石油化工總廠環氧樹脂廠氯丙烷車間氯丙烯工段一操作工,按常規對1#30m3中間貯罐進行脫水作業。水排凈后,閥門怎么也關不嚴,隨即丙烯開始外溢。班長、車間主任、廠調度室人員先后趕到現場,研究決定串裝一新閥門。正在分頭準備時,丙烯氣已彌漫至壓縮機框架里,且慢慢升高,于是決定采取緊急停車處理。當14時46分最后停6#丙烯壓縮機時,丙烯氣已淹沒6#機約1.2m。按下開關的同時,火光一閃,一聲悶響,發生了第一次空間爆炸。
第一次空間爆炸后,燃起大火。3#30m3丙烯中間罐在大火烘烤下,于14時58分也發生了爆炸并引起大火。由于奮力撲救和積極采取措施,15時40分將火撲滅。
這次事故燒傷6人,其中重傷4人;炸30m3臥式丙烯罐1臺,燒壞管線2650m、燒掉丙烯22.8噸。直接經濟損失17.1萬元。
事故原因:
(1)閥門缺陷。該閥門設計要求和產品樣本都說明應是碳鋼閥體閥蓋、不銹鋼閥座,但實際是鑄鐵閥體閥蓋、35#鋼閥座,安裝時沒有對此檢查。事故后發現,閥蓋的兩根鑄造加強筋,一根從根部斷裂,斷口大部分呈淡褐色銹跡;一根從腰部斷裂無銹跡,閥瓣有銹蝕斑痕,閥座腐蝕嚴重并伴有缺口。閥門因銹蝕關不嚴,在用力關的過程中加強筋斷裂,使之失控,大量丙烯外溢。
(2)配電室離壓縮機崗位達近(4.5m)。6#機在配電室的交流開關,緊靠兩未設防火板、未填砂的電纜溝進口。當按下6#機開關時,交流開關的火花使從電纜溝竄入的丙烯氣引燃。
(3)事故初期現場人員處理不果斷。從丙烯泄漏到第一次空間爆炸前后半小時,到事態不可收拾時,才采取緊急停車措施。第一次空間爆炸發生后,才通知消防隊,都貽誤了時機,使事態惡化。
上一篇:一場罕見的跑油著火事故
下一篇:油串系統 著火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