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2008年7月14日下午17:40左右,我市麻涌鎮鷗涌蒲基村的匯豐粉煤灰建材廠發生一起水泥罐坍塌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重傷6人輕傷。
事故發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志庚,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毓全市長分別作了批示;副市長鄧志廣、市政府副秘書長任新合,麻涌鎮以及市公安、安監、消防、應急等部門領導第一時間趕赴事故現場,指導有關工作。市政府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以及有關事故調查處理的規定,迅速成立了以市政府副秘書長任新合為組長,由市安監、經貿、建設、公安、工商、工會、監察等部門組成的市麻涌鎮“7•14”水泥罐坍塌事故調查處理組,對事故展開調查處理工作。
經調查,東莞市“7•14”水泥罐坍塌事故是一起由于建設單位違反法定建設程序,未辦理規劃、施工許可等手續擅自盲目施工而導致的較大責任事故。
二、處置過程
(一)全力以赴,搶險救人。事發當天下午17:40左右,水泥中轉庫員工周果等人在水泥罐現場做維修工作,當時該粉煤灰儲罐還在接受從肇慶3016貨船上輸送的粉煤灰,突然間3、4號水泥罐倒塌,散落的粉煤灰將現場的幾名工人掩埋。由于倒塌事故現場情況復雜,救援搶險工作難度大,麻涌鎮政府及時向市政府應急辦發出支援請求。市政府應急辦、市公安消防局和市安監局等部門接到請求后,迅速安排了相關人員和應急裝備到現場協助救援,為事故應急救援贏得了寶貴的時間。麻涌鎮鎮委、鎮政府立即啟動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安監、應急、公安、消防、醫院、城建、海事、宣傳等部門應急救援人員火速趕赴事故現場開展應急救援。麻涌鎮鎮委書記、鎮人大主席陳志偉,鎮委副書記、鎮長莫偉權也第一時間趕赴事故現場指揮開展救援工作,并組織鎮領導班子成員在事故現場召開應急救援緊急會議,分析事故現場情況,討論制定救援方案,迅速成立以書記為組長、鎮長為副組長,其他班子為成員的救援工作領導小組以及成立現場搶救組、醫療救治組、后勤保障組、事故調查組、新聞接待組等五個工作小組。市鎮兩級應急隊伍人員充分發揮艱苦作戰的精神,連續奮戰了近36個小時,于7月16日凌晨5:30,成功挖出了3名失蹤工人的尸體。16日上午8:00,倒塌現場基本清理完畢。
(二)耐心安撫,積極善后。事故發生當天,在救援人員的努力下成功救出8名傷員,隨后分別迅速送往市人民醫院、麻涌醫院和中堂醫院進行救治。麻涌鎮在每一家醫院都安排1名麻涌鎮班子成員負責跟蹤傷員救治工作。14日晚上,副市長鄧志廣在鎮委書記、鎮人大主席陳志偉的陪同下到醫院看望傷員,并要求院方按照劉志庚書記“用最好的藥、最好的醫生救人、盡量減少人員傷亡”的指示精神全力救治傷員。在做好傷員救治的同時,鎮委、鎮政府早準備、早安排、想方設法及時做好死傷者家屬的安撫工作。7月15日麻涌鎮召開緊急會議,要求相關領導積極協調勞動、社保、司法等部門擬定賠償方案,切實維護死傷者的合法權益。同時從鎮府機關各部門以及勞動分局、社保分局抽調骨干干部共76人,分成11個家屬安撫小組,分別負責安撫一名死傷者的家屬,并要求各組成員包干到人,認真細致向死傷者家屬做好解釋工作,24小時為死傷者家屬服務,切實穩定其情緒,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三)綜合分析,深入調查。事故發生后,市政府立即成立事故調查小組,對事故發生的原因開展調查分析,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現場勘察、法醫鑒定、確認死者身份等工作,查明事故原因、性質,驗收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市安監局積極發揮綜合監管和協調作用,配合有關部門開展事故調查取證工作,并幫助事故單位和當地政府認真吸取事故教訓,提出整改措施。經調查,事故直接原因是鋼鐵結構立式儲罐的支撐結構體系構造不合理,導致支撐立管承受較大的水平拉力,引起儲罐結構倒塌。
(四)主動應對,引導輿情。事故發生后,根據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市安委會、事故調查小組和麻涌鎮宣傳辦積極做好新聞導向工作,有效引導社會輿論。一是迅速發布信息,避免媒體不實報道,事發當晚立即向省安委辦、省政府應急辦、東莞日報等部門及媒體發出有關事故快報。二是及時更新事故傷亡情況報告,將事故傷亡最新消息及時通過有關渠道公布,堅決杜絕瞞報、緩報的情況出現。三是密切關注輿情動態,準確把握媒體報道趨向。事故處置期間,事故調查組隨時關注事故有關報道,做到心中有數,有效、準確地把握輿情動態。
(五)綜合信息,加強協調。事故發生后,市政府成立事故調查小組,調查小組中專門成立綜合組,綜合組主動與事故調查組其他工作小組和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及時收集各工作組報告信息以及事故的相關報道,匯總編發《工作簡報》,呈報市領導,同時抄送各工作組和有關部門了解相關情況。在整個事故處理中,各事故工作組積極溝通,召開多次專題會議,研究解決處置中遇到的難題,制定解決方案,及時向市領導匯報請示。
三、重要啟示
(一)堅強領導是迅速處置事故的關鍵。事故發生后,麻涌鎮成立了善后工作小組,市政府成立了東莞麻涌“7•14”水泥罐坍塌事故調查小組,組織各方力量,迅速開展善后工作處理工作。市領導和有關部門領導在事發后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統一領導、統一部署、統一指揮,事故得到了高度重視,處置工作在領導正確的指導下順利、高效進行。
(二)多方聯動為善后處置提供了有力保障。“7•14”水泥罐坍塌事故調查小組下設調查組、善后組、和綜合組。三個工作組分工明確,信息互通、措施互動、步調一致:調查組負責查明事故死傷者身份及相關情況,開展事故調查工作;善后組負責做好死傷者賠償安撫工作,消除社會不穩定因素,維護社會穩定。綜合組負責統籌指揮、綜合協調、信息匯總和發送等工作。明確的分工使各組工作進展順利,效率較高,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了任務。
(三)信息支持為輿論引導提供了可靠的保證。事故處理領導小組下轄的各工作組將該組當天工作情況、掌握信息及遇到的問題收集匯總形成書面材料后報送綜合組。綜合組在收到各工作組及麻涌鎮政府報送的材料并匯總、分類、整理后,以《工作簡報》等形式,分別報送有關領導和部門。各工作小組主動應對事件,采取多種措施堅持按統一口徑和要求,正確引導輿論、消除誤解、穩定民心。
(四)工作細致把死傷者家屬安撫落到實處。事故發生后,麻涌鎮動員一切力量,積極開展事故處理和善后工作。現場搶救小組對傷員全力搶救,并協同善后組做好傷員及其家屬的思想工作;善后組及時做好死者家屬的安撫工作,為家屬解決吃、住和交通等問題;調查組堅持徹查原因,分清責任的原則,為死傷者討還公道。為了確保事故善后補償工作順利開展,社保、司法等部門依據社會保障制度和相關法律法規,綜合考慮死者年齡、家庭經濟收入、供養等情況,研究制定事故補償標準,擬定了補償方案,并與所有死者家屬簽訂賠償協議和承諾書。
四、幾點建議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麻涌鎮“7•14”水泥罐坍塌事故的發生,暴露了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不夠到位,重點行業隱患排查整治行動存在漏洞和死角的問題。各鎮街要認真吸取血的教訓,把安全生產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主要領導親自抓,負總責。要始終把安全生產工作作為統籌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進一步強化抓好安全生產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做到守土有責,確保一方平安。要認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建立嚴格的安全生產責任制,一級抓一級,逐級抓落實。企業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各有關部門必須嚴格督促企業認真履行主體責任,強化企業管理,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基礎工作。
(二)切實開展隱患排查,有效實施專項整治。麻涌鎮“7•14”事故的發生,充分暴露了一些生產經營單位在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尤其是一些單位刻意規避有關職能部門的審批,擅自進行施工作業方面存在的問題。對此,各有關部門要在吸取教訓的同時,結合當地實際開展一次安全生產檢查,全面排查摸底,并有針對性地實施專項整治,以盡快消除存在的事故隱患。各散裝水泥行業監管部門必須依法加大執法力度,切實加強綜合監管和行業監管,貫徹執行《水泥產品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散裝水泥管理辦法》、《關于加強我市散裝水泥中轉庫管理的通知》(東府辦〔2005〕24號)和《關于整治散裝水泥中轉庫的意見》(東府辦〔2008〕39號)等法律法規。特別對違規建設、違規配制和包裝水泥的中轉庫一律嚴格查處,該關閉拆除的,一律關閉拆除。
(三)進一步加強宣傳力度,設立群眾舉報獎勵制度。我市大多數違規散裝水泥中轉庫都是采用隱蔽建設的方式,地點較為偏僻,一般難以發現。因此,各鎮街要利用報紙、電臺、電視臺等媒體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開展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宣傳教育工作。同時,要充分發揮群眾監督作用,設立群眾舉報獎勵制度,鼓勵群眾對重大安全隱患問題或違法行為及時進行揭發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