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柱、墻破壞倒塌案例
2007-12-12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吉林敦化縣商業局服務樓倒塌案例
該樓為混合結構,5630m
2。中央正廳為五層,兩側為四層,部分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柱、梁、樓板。由于混凝土施工質量低劣,在冬季施工中又嚴重受凍,致使混凝土強度很低。1976年5月30日上午在拆除正廳一根混凝土柱的模板時,因該柱被壓碎,引起840m2的房屋倒塌,460m
2嚴重受損。這是一起造成6人死亡、3人重傷的重大事故。這次事故完全是因施工原因造成的,當時正處于文化大革命時期,管理比較混亂。
山西太原棉毛織廠漂染車間倒塌案例
該車間為單層鋸齒形鋼筋混凝土結構,采用預制T形柱、薄腹梁和三角形混凝土屋架,跨度為9m。當主體結構完成后不久,南跨突然倒塌。主要原因是設計錯誤,套用其他廠房圖紙時,將原設計跨度7m改為9m,屋面做法也改變,增加了荷載。另外,屋架之間也未設置支撐。事故后核算,該T形柱的柱頸處截面的強度安全系數只有0.46(規范要求1.55),導致柱頸處破壞斷裂,廠房倒塌。此工程由該廠一名未學過建筑結構專業知識的人所設計,套用某毛紡廠漂染車間的施工圖紙,由于不懂設計,對所有結構都沒有進行計算,也未經他人審核,就交付施工。這是一起造成2人死亡、7人重傷的重大事故。倒塌的時間是1978年8月8日。
上海5703廠1號工房倒塌案例 在該工房的五層樓面上,超載堆放構件,造成混凝土墻局部承壓破壞,接著樓板被砸,從五層到二層全部砸塌。這是一次完全因施工原因造成的事故,幸未造成人員傷亡。倒塌的時間是1980年6月12日。
例吉林圖門市百貨大樓倒塌案例
該工程為三層內框架結構,局部四層。柱距6.6m,層高5.1m,建筑面積4107m
2。1975年開工,基礎完后停建,1982年復工續建,1983年6月30日正在裝修時北側部分突然整體倒塌,倒塌面積988m
2。倒塌的直接原因是施工質量低劣,不按規程操作,其中二層二根鋼筋混凝土柱子,有50cra和lm高基本上沒有水泥砂漿的石子堆,承載能力已經喪失,首先破壞引起倒塌。這是一起造成2人死亡的重大事故。此事故說明鋼筋混凝土柱子的施工質量是多么重要。
山東濟南國棉一廠廠房倒塌案例 該廠房建筑面積為45073m
2。柱網布置8m*14m,柱高4.6m,屋面為薄殼板。1983年7月22日吊裝薄殼板時,其中一排五根柱及柱上構件全部倒塌。主要原因是:設計有錯誤,將特殊排的柱套用了一般的柱,柱斷面尺寸為400mm*300mm,應配筋8ф22,而實際只配4ф18,實際配筋為應配鋼筋的30%,承載力嚴重不足,使柱子產生大偏心受壓破壞。該廠房為單層鋸齒形鋼筋混凝土裝配式結構,其柱子分為一般柱和特殊柱,一般柱是柱頭的北向懸挑尺寸大,而特殊柱是南向懸挑尺寸大,其受力特點有很大區別。這是鋸齒形廠房的特點,要引起特別重視。這次事故幸而發生在工人外出用餐時,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例安徽屯溪市提花織物廠車間倒塌案例
該工程建筑面積為980m
2,二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當澆筑屋面混凝土梁板時,第一跨框架柱折斷,樓板隨之塌落。主要原因是鋼筋混凝土柱設計強度及剛度不足;施工中違反操作規范規程。這是一起由私人設計,農建隊施工的無證設計和施工造成的事故。倒塌的時間是1984年3月5日,幸未造成人員傷亡。
青海西寧市省紡織工業公司食堂倒塌案例
該工程系單層磚混結構,建筑面積1296m
2。1984年9月開工,年底基本完成主體,1985年1月8日晚11時15分廚房部分倒塌158m
2。主要原因是去年10月9月澆注柱子時,因腳手架跟不上,將已拌好的兩盤混凝土停了5h后才澆注,灌注高達4.08m,混凝土產生離析;當時氣溫已達-5.3°C,現場未采取任何保溫措施,使混凝土受凍;柱與基礎交接處又殘留三塊木料,削弱了柱子斷面。經現場取樣試驗,柱子混凝土強度實際只有C6.5,達到設計標號的44%。因混凝土柱首先破壞而造成房屋倒塌。這是一起因施工管理混亂造成的事故,幸未造成人員傷亡。
浙江新昌縣某禮堂倒塌案例 該禮堂為單層磚木結構,建筑面積為815m
2。采用木柱、木屋架和小青瓦屋面。跨度為15.6m,檐高5.8m。當屋面蓋完后,發現木柱在盤石上不居中,施工人員決定用杠桿調整其位置,當時禮堂內正召開大會。他們即開始用杠桿撬起柱子,結果將柱子撬斷,房屋迅速倒塌,造成2人死亡,15人重傷,是一起重大事故。倒塌的時間是1981年12月31日。因木柱破壞而造成房屋倒塌的事故是很稀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