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故概況
1988年,山東省安丘化肥廠為進行節能技術改造,決定采取上海化工設計院的標準設計,對合成塔后廢熱鍋爐進行改造,而現場設計及施工,則由本廠技術部門自行負責。節能技術改造項目曾因故中斷,后通過大檢修完成了該項目。
按標準設計,由合成塔出口至廢熱鍋爐的?127mm×24mm二次出口管,應采用1Cr18Ni9Ti制成的高壓無縫管。改造中,該廠采用了省石化廳統一訂購的10CrMo910制成的高壓無縫管。這一取代尚符合使用要求。管道上的彎頭,由該廠用10CrMo910管材揻制3個,但有一個U形管因揻制困難,自行改用2個化工部十二化建管件廠生產的20鋼彎頭焊成。
管線的焊接,有該廠2名五級焊工用507碳焊條按常規工藝施焊,焊后未進行檢測。
1990年改造完畢并采用長沙化機廠生產的新內件后,合成塔出口溫度由210℃提高到280℃。
1990年4月26日2時,該廠調度員召開各車間值班班長會,約2時25分散會。2時30分左右,調度室前的合成廢熱鍋爐入口管U型彎頭突然爆裂斷開,高壓氫氨氣點燃后直撲調度室,使在室內會后尚未離開的7名值班班長全部遇難身亡。事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約19萬元。
(二)事故原因分析
1.擅自用碳鋼彎頭取代合金鋼彎頭。
按設計要求,合成塔出口至廢熱鍋爐管,都應采用合金鋼高壓無縫管。由于合金鋼U行鋼不易揻制,項目負責人改變圖樣要求,擅自同意用2個20碳鋼彎頭焊成U型管使用。致碳鋼U形管氫脆后脫碳深度達8mm之多,其沖擊任性大大下降,終于在運行中爆裂。
2.施焊不講科學,質量無保證。
該項目施焊前未制定焊接工藝,未進行焊接性能試驗,未上車床車制焊接坡口,焊縫未經無損探傷?傊,確保焊接質量的措施一概未做。此外,選碳鋼焊條,施焊時電流過小,操作不當,焊透了碳鋼部分而未能將合金鋼部分焊透,加上夾渣等缺陷,使焊縫質量很差。
3.使用長沙化機廠的合成塔內件后,合成塔出口溫度明顯提高。加速了碳鋼氫脆速度,加快了碳鋼U行管的破壞進程。
4.辦公室距生產現場過近,安全距離不夠。由于辦公室距裝置不足20m,裝置發生意外后立即波及到辦公室,擴大了事故,并造成嚴重后果。
。ㄈ╊A防同類事故的措施
1.應嚴格按設計工作程序進行技術改造
項目的設計方案必須按主管部門審查把關的原則,由有設計資格的單位進行設計,把好設計關。每個項目應明確項目技術負責人,負責組織編制、審定現場設計方案(包括變更設計),形成有技術負責人審定簽字的技術文件。變更設計,必須辦手續,形成文件資料存檔。
2.應嚴格按施工工作程序辦事
如施工必須根據設計方案制定施工方案,嚴格按設計要求進行施工;施工過程應做好施工紀錄,設計變更要由設計單位批準,審查參加施工人員資格,保證施工質量;完成施工后必須經過竣工驗收,符合要求,方能正式投入使用。
3.按照相關施工驗收規范,加強焊接管理工作,進行焊接工藝評定,制定焊接工藝,由有資格的焊工進行焊接工作。按照規范要求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