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1)
2001年1月21日8時15分,某集團公司化肥廠造氣車間1#煤氣發生爐,在檢修后點火升溫備爐期間,夾套發生爆裂,造成爐體壩塌,將同一集團公司供應公司車隊的司機韓某壓死,直接經濟損失45萬元。
經過(2)
該化肥廠造氣車間1#煤氣發生爐爐頂溫水箱底部嚴重腐蝕,經多次貼補后已無法修復。經該廠機動部同意后,車間決定停爐更換溫水箱底板。
2000年12月23日22時50分,1#煤氣發生爐熄火,25日白班處理完畢交付檢修。本次檢修除更換溫水箱底板外,還更換圓盤閥、爐條機、下氣管道,進行爐篦子補焊等項目。
2001年1月19日檢修結束。20日上午,車間設備管理人員對已檢修項目進行了檢查驗收。14時30分,工藝技術員李某電話通知當班的化工一組副工長武某安排人員對1#爐油壓系統、電儀設施、工藝管道、閥門、人孔、夾套和廢熱鍋爐液位、放空(夾套安全閥手動放空支起)等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做好點火前的準備工作。15時,操作工匯報檢查結束,具備點火條件。工藝技術員李某經復查后簽發了《點火通知書》,1#爐開始點火。16時20分,1#爐PC控制器、布料器電磁閥控制線路保險燒斷,布料器關閉,爐面明火撲滅,聯系儀表部門進行檢修。17時,化工四組接班后檢查,夾套液位為90%,上水閥門壓力表無壓力指標,放空未見蒸汽冒出。17時20分,布料器修復,化工四組重新點火。20時左右打開中央灰箱圓門自然升溫。21日1時交班時,爐溫(出口溫度)升至380℃,期間多次檢查夾套液位均在90%,壓力表始終無指示,放空無蒸汽冒出。
21日1時,化工三組夜班,工長和主操、副操班前檢查情況為:一樓灰斗、上氣道、燃燒室圓門關,中灰箱、下氣道圓門開(用一個手動操作器控制),爐底水力排灰水封溢流正常;二樓夾套鍋爐液位90%,壓力表指示為零,夾套放空處于正常位置;洗氣箱上水、溢流正常;三樓兩小火孔東邊無明火,西邊有明火。化工三組接班后,對1#爐繼續升溫、間斷加料、活動爐條,堅持每小時巡檢1次,直至8時交班,夾套液位均在90%,蒸汽壓力表指示為零,放空有少量蒸汽冒出。
21日中班化工一組上班,班前檢查1#爐情況未發現異常。接班后,1#爐加料1次,車間工藝技術員李某安排將夾套并入系統,在未實施前1#爐發生夾套爆裂,爐體及爐上部部分設施、鋼混結構件坍塌。
原因(3)
1.事故現場情況調查
1)一樓下灰圓門托運操作器檢查:東西灰斗圓門、上氣道圓門、燃燒室圓門手動操作器均處于關閉位置,中灰箱、下氣道圓門手動操作器處于開的位置。
2)煙道閥、煤氣三通、油管路閥均處于開的位置。
3)單臺爐蒸汽總閥、一次風手動總閥處于關閉位置。
以上三項均屬正常情況。
4)夾套鍋爐2個安全閥為彈簧式,手動操作部分除支撐桿外,其余部分如支架、小軸、備帽均無。
5)夾套鍋爐壓力表現場未找到殘骸。
6)爐內雜物清理后,發現夾套鍋爐內壁呈大面積撕裂狀。
7)2月5日用量程為0.25Mpa的壓力表對夾套安全閥打壓試驗情況為:
一個安全閥打壓至0.25Mpa未起跳,無滲漏。另一個打壓至0.23Mpa出現滲漏,但未起跳,壓力降至0.17Mpa不再下降。該安全閥額定起跳壓力為0.1Mpa,回座壓力為0.09Mpa。
2.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夾套鍋爐安全閥手動打開裝置不全,不能起到手動泄壓的作用(安全閥支起為假象)。自動起跳的壓力定值高出了夾套鍋爐的設計壓力及安全額定值。夾套鍋爐現場壓力表失靈(根據技術分析,壓力表可能因壓力過高而打翻,操作人員未及時發現,也可能是表管堵塞或在檢修中損壞而未被發現)。從爐子點火到事故發生壓力表始終處于零位,導致操作人員對夾套鍋爐已產生大量蒸汽判斷失誤。惡化套嚴重超壓而爆裂是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
2)間接原因
20日白班化工人員接到點火準備通知后,對爐子進行檢查不認真,在安全閥存在嚴重缺陷的情況下,支起支撐桿造成假象。車間工藝技術員接到報告后,復查仍未發現隱患就下發了《點火通知書》。三班在儀表檢修結束重新點火,夜班接班檢查發現爐內溫度升到380℃,放空無蒸汽冒出,壓力表無指示均為異常現象,未引起懷疑和警覺,仍間斷給煤升溫。21日早8時白班(仍為20日白班人員),接班發現放空有少量蒸汽冒出,壓力表指示為零,車間管理人員也看到了,但均未提出異議,仍安排將夾套蒸汽并入系統。此指令尚未執行,事故已經發生,反映出1#爐化工操作人員實際操作經驗缺乏,且未嚴格執行工藝管理“十交”“五不交”的規定。車間現場管理人員工作不細致,監督不力。本次檢修對安全閥未作檢修安排和打壓校驗,只計劃并汽后進行熱調校,是事故發生的間接原因。
防范措施(4)
1.1#爐操作人員多為近幾年進廠的青工,雖然進行了工藝、設備、安全、環保、企業各項規章制度等方面知識的多次培訓和考試,但卻存在操作經驗不足,對非正常現象判斷和分析處理能力差,安全意識不強等問題,應進一步加強教育培訓,提高全員的安全技術素質。
2.在管理上進一步加強化、機、電、儀四位一體包機制的責任落實,理順包機制的相關條款,明確責任履約考核辦法,增強責任心,保證安全設施完好。
3.為了確實保證開、停爐安全裝置的可靠有效,征求原設計部門的意見,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進行技改。
4.安全附件應嚴格執行管理規程完善臺帳管理,并將造氣系統各臺爐子夾套的壓力表安裝位置調至汽相。
5.對涉及安全附件有關規章制度中的檢修校難時間及周期,根據實際情況予以修訂。
6.煤氣爐夾套的制造、檢修、檢測和日常管理工作在企業內部比照鍋爐管理規定執行。
上一篇:爐管爆管原因分析與預防(加熱爐)
下一篇:一起液態排渣爐爐膛爆炸事故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