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故概況及經過
湖南省某市磷肥廠高爐車間1號高爐,于1982年12月15日10時52分發生爆炸,死亡 4人,輕傷3人,經濟損失2.6萬元。
當日9時,該廠高爐車間1號高爐發現副料大小套之間左側縫隙冒渣,便用水管噴水冷卻,但未止住。熔渣燒壞了小套橡皮進水管,同時熔渣積滿了副料口水淬槽而無法進入,最后采取停風措施,噴渣口才被逐步冷卻而停止冒渣。由于停風前主料口流料正常,副料口水淬槽積滿熔渣,并堵住了大、小套,不能立即更換燒壞的小套,便繼續冷卻至正常。9時30分,班長發現大套也已燒壞,其判斷為爐溫高,爐缸活躍,鐵水多所至,必須出鐵水后才能更換。10時拆下小套,10時40分更換大套時,1名操作工在副料口前用炮釬撞松大套,另1人在副料口右側準備取大套右邊的壓銷,還有1人向副料口大套噴水冷卻。當撞松大套兩邊壓銷時,未見熔渣冒出,使用炮釬壓住大套取壓銷,在準備取大套左邊壓銷時,發生爆炸,導致大套傾倒,熔渣噴出,將在場的4人燒死,3人輕傷。
二、事故原因分析
1.由于熔渣沖破料口大套冷卻渣層,帶出大量鐵水,鐵水在爐外夾水套槽內遇水,分解出氫氣,氫氣當即與空氣中氧氣反應瞬間爆炸。
2.更換大套時由于沒有先進儀表的準確測試,操作工人只能憑長期積累的經驗,按常規對料口大套的冷卻渣層厚度和強度進行判斷,結果出意外,恰好在撞松大套取下左邊壓銷后,爐內熔渣突然沖破冷卻層,帶出鐵水,鐵水在夾水套槽內爆炸。
三、防止同類事故的措施
1.加強檢測分析工作,嚴格控制工藝指標,儀表要配備齊全,加強儀表工的責任感。
2.配備先進的測試及化驗的手段,特別要加強對煤氣成份的分析和爐缸溫度的測定。
3.采用耐高溫的大小套的材質,延長使用壽命,減少換套的次數,新換、修補風口、料口水套時,應進行水壓試驗。
4.更換風口、料口水套時,必須采取減風或停風措施,并要特別注意因停風而可能產生的煤氣倒流引起煤氣爆炸,對此要制定防范措施,如應在風機出口管線上加設止逆閥,在熱風爐進出口增設防爆設置等,在開停車時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辦事。
5.事故發生后,取消了大套,增開了人孔,這樣可消除在更換大套時發生事故的潛在危險。對人孔要選定位置,盡量采用耐高溫材料,同時要有良好的冷卻裝置,以防燒壞。
上一篇:檢修作業爆燃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