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況
我廠的鍋爐給水泵共三臺(82P001A/B/C),均為環段軸向疊加臥式多級泵,共15級葉輪,兩端為滾柱軸承支撐,軸承型號為Nu314。在末級葉輪后設有平衡盤以調節軸向推力。其中82POOlA/B兩泵由900kw、2980r/min電機驅動;電機兩端軸承為水平剖分背軸瓦,在靠近電機一端鑲有巴氏合金止推面,當電機處于竄量(約7.0mm)中間時,軸瓦距內、外側軸肩距離應各為3.5mm,軸瓦潤滑形式為油池飛濺潤滑。聯軸器為BENDIX鋼性聯軸器。
2 磨損經過及原因分析
1997年4月1日,在合成氨系統開、停車過程中,從電機軸承箱視鏡處發現A泵電機軸承箱潤滑油顏色變黑,溫度接近報警值(75℃)。并可觀察到電機主軸向后竄動,偏離磁力中心線約4.2mm,泵靠背輪有被拉出的新痕跡。停泵檢查發現:①電機前端軸瓦的內側巴氏合金止推面磨損約1.6mm,后端軸瓦外側的非合金面磨損1.2mm,磨損面過熱發黑;金屬末沉積軸承箱底。②電機竄量(6.9mm)、泵竄量(2.61mm)均在技術要求范圍內。③實測泵側靠背輪和鍵被拉出約4.6mm。
電機單體試運轉后檢查分析原因為:
(1)電機起動及運轉時,軸不停地竄動且竄量較大,電機磁力中個子不準(向后偏移),此作用力由電機轉子傳遞到泵側靠背輪上,產6向外的拉力。而此多級泵進出口壓差較大(P進=0.38MPa,P進=16.9MPa),甲而具有較大的軸向推力,在泵啟動時葉輪兩端壓如泵主子快速竄動,而平衡盤又產生向后的于衡力使此竄動猛然停止。尤其在開停車期間,為了保證汽包正常的液位,需多次開、停一臺鍋爐給水泵。
(2)泵靠背輪與泵軸是過渡配合,靠背輪上僅有兩個M10的頂絲,緊固于泵軸上。當軸向拉力過大時,就會使靠背輪發生位移。
(3)在平衡盤作用下泵軸產生向后巨大的平衡力,電機轉子不停竄動亦產生較大的沖擊拉力,這兩個力方向相反,作用巨大,在一段時間后,將靠背輪從軸上(此處摩擦力相對最小)拉出。泵軸不子:泵軸不動,而剛性聯軸器隨著電機主軸也相應的向后偏移,最終電機主軸上軸肩與軸瓦的端面發生摩擦、損傷,并使潤滑油升溫變質。
3修復與防范措施
(1)清理軸承箱,更換軸瓦。舊瓦鑲巴氏合金并修刮。調整泵軸、電機軸位置,泵軸向前端并留出o.18mm的平衡盤間隙。電機軸放在竄量中間位置,調整靠背輪間距與聯軸器長度相等。
(2)泵軸靠背輪上對稱增加兩個M10頂絲孔,增加兩個頂絲,清洗干凈靠背輪內孔和與之配合的軸頭并涂上樂泰609膠(圓柱形部件固持膠),緊固好4個頂絲,增強預緊力。
(3)在泵軸與靠背輪結合處做一記號。日常巡儉時,檢查電機主軸的軸向位置。若主軸偏離磁力中心線超過2mm,或泵軸靠背輪有被拉出的痕跡,應立即停車檢查。
(4)在開、停車期間需多次開、停此泵時,應加強對軸位移、油溫、油質的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