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9日上午8時40分左右,富陽市向新化工有限公司十溴二苯醚生產車間的溴化反應釜墊片處發生溴素泄漏事故。經及時救援和處置,反應釜中的溴素轉移至溴素應急罐中,消除了險情,未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經濟損失。
初步分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機修工未按規范要求安裝閥門,擅自采用小口徑螺栓代替正常螺栓安裝閥門(閥門孔徑不配套),造成法蘭連接間的密封墊片密封不嚴,并在生產過程中未實施旋緊加固等檢查方法,因管線結合部位受力不均、螺栓松動導致密封不嚴造成物料滲漏。
2009年3月31日上午9時35分左右,在臨安市青牧線3Km+500處,由杭州臨安錦南化工有限公司(09年省級掛牌督辦重大事故隱患整改單位)委托運輸的一輛載有槽罐(槽罐裝有2噸18%稀鹽酸)的小型載貨車,與迎面而來的柴油車發生刮擦,導致發生載貨車槽罐中約1.5噸稀鹽酸泄漏事故。經及時救援和處置,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未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
初步分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托運人未委托有危險化學品運輸資質的運輸企業承運,運輸企業采用無危險化學品運輸資質的運輸車輛承運,因槽罐不符合安裝規定,在發生車輛刮擦后導致槽罐破裂進而發生稀鹽酸泄漏。
為認真吸取這兩起事故的教訓,提高對危化品事故應急處置重要性的認識,確保報告渠道暢通、應急處置有效、善后查處到位,推動我市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好轉,現提出如下要求:
一、深化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專項整治)工作。要進一步提高對深化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消除松懈麻痹和厭戰情緒,要按照《關于在“安全生產年”活動中深入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意見》(杭安委〔2009〕7號)和《關于印發〈杭州市“安全生產年”深化危險化學品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杭安監管危化〔2009〕31號),將企業自查、專家協查和政府督查,隱患排查治理和日常安全管理有機結合,聯系地方實際,部署開展深化工作。隱患排查治理(專項整治)要以各級掛牌督辦重大事故隱患整改單位為重點,明確整改單位和督辦單位職責,明確整改內容、進度要求和具體措施,建立整改責任制,并進行整改情況的監督指導和整改結果的檢查驗收,確保“安全生產年”危化品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取得實效。
二、推進化工生產過程自動化安全控制系統安裝改造進程。要充分認識推行化工生產過程自動化安全控制系統工作的重要性,根據《關于推行化工生產過程自動化安全控制系統的實施意見》(杭安監管危化〔2009〕32號),加大政府扶持和宣傳引導力度,制訂出臺配套政策,穩步推進改造進程。自今年4月起,生產裝置發生化學品爆炸、火災、泄漏,致使人員傷亡事故的化工企業,且符合化工生產自動化安全控制系統安裝要求的,必須安裝自動化安全控制系統后才能予以復產。
三、嚴格安全生產許可證換證工作。根據《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實施辦法》(原國家安全監管局令第10號)和許可證到期換證有關文件要求,在危化品生產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換證過程中,嚴把換證條件,對安全管理“滑坡”、安全條件下降等不再具備應有安全條件的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堅決不予換證。
四、加大危化品道路運輸安全監管力度。各地要結合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專項整治)工作,對轄區內危化品生產、儲存、經營企業查驗、充裝、發貨相關危化品道路運輸裝卸安全管理制度執行情況進行全面排查整治,依法嚴厲查處存在的安全生產非法違法行為。在地方政府統一領導下,各級安全監管、公安、交通等有關部門要加強溝通協作,強化聯合執法,共同推進危化品道路運輸安全監管工作。
五、提高事故應急能力,規范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要制定完善企業、區域、政府的綜合性和專項性危化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配備必要的應急裝備和器材,建立應急救援隊伍,定期開展事故應急演練并對效果進行評估,充分發揮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和專家的作用,提高事故應急救援能力和應急管理水平。要嚴格按照《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規定,規范生產安全事故的報告和調查處理。各地必須在接到危化品事故報告半小時內,向市安全監管局電話報告并書面(傳真)報告事故情況;對納入事故專項報告范圍的,要按照《轉發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關于開展危險化學品事故專項報告的通知》(杭安監管危化〔2007〕11號),在危化品事故發生后24小時內傳真上報《危險化學品事故簡報表》,事故調查結束后6日內,上報事故調查報告;對納入重特大事故和重大未遂傷亡事故跟蹤、督導范圍的,要按照《轉發〈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重特大事故和重大未遂傷亡事故跟蹤、督導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杭安監管辦〔2007〕12號)要求,開展事故跟蹤、督導工作。事故調查處理應當嚴格執行事故調查處理“四不放過”原則,及時、準確地查清事故經過、事故原因和事故損失,查明事故性質,認定事故責任,總結事故教訓,提出整改措施,并對事故責任者依法追究責任。
上一篇:漏雨保護誤動 導致全廠停電
下一篇:修船作業不慎踩積油滑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