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4日6時20分,撫順液化氣有限公司操作工人在對廠區內液化石油氣球形儲罐進行脫水作業時,由于操作失誤,造成儲罐液化石油氣泄漏,共外泄液化石油氣40.9噸。泄漏中心區方圓百米漂浮大量液化石油氣,附近居民和企業的生產生活受到嚴重威脅。
一、應對措施
接到報警后,撫順市立即啟動重大火災應急預案和重大燃氣事故應急預案,協調市消防局出動25臺消防車、125名消防官兵,在6時45分到達事故現場,并開展先期處置工作。市消防局官兵到達現場后,集中力量封堵泄漏儲罐閥門。用2支噴霧水槍驅散泄漏的液化石油氣,使其濃度降低,設置2支泡沫槍對泄漏儲罐的防護堤進行覆蓋處理,減緩泄漏液化石油氣揮發速度,同時成立3個攻堅小組,編成梯隊掩護接應,對泄漏的儲罐閥門實施關閉。同時,撫順市政府協調市公安局調動400名警力趕赴事故現場,做好相關搶險工作。一是對警戒區內的30余戶居民進行緊急疏散,要求居民撤離時關閉電源,熄滅明火;二是立即組織力量,關閉泄漏儲罐閥門;三是立即設置警戒區,實行交通管制,在泄漏區域2.5公里范圍設置警戒線,下風方向擴大到5公里,嚴禁無關車輛和人員通行,進入現場工作人員一律關閉手機;四是要求周邊企業停止生產。經過艱苦奮戰,8時10分泄漏儲罐閥門被成功關閉,事故現場及周邊區域轉危為安。
二、事故原因
一是作業人員違反了操作規程,沒有按照一人操作一人監護制度進行作業,沒有按規定穿戴防護用品,并且在脫水操作前沒用蒸汽進行暖閥。二是該公司液化石油氣護罐崗位操作程序不規范。沒有明確開閉閥順序和閥門開度大小以及冬季暖閥如何進行開啟等。三是蒸汽暖閥設施設備不建全,造成脫水閥門凍結,脫水不暢。當閥門開到一定程度時,因內部壓力過大,水和液化氣同時噴出,造成石油氣嚴重泄漏事故。四是管理層對監管工作不到位。兩名作業人員均為新參加工作,而且未取得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資格證書,屬無證上崗作業。五是缺乏應急處理規程和裝備,錯過了最佳處置時間,導致了事故的進一步擴大。
三、成功處置的幾點啟示
一是領導高度重視。撫順市、區黨政領導能夠在第一時間趕赴事故現場,科學指揮、措施得力、處置果斷。為確保事故處理工作順利進行,撫順市成立了以常務副市長孟凌斌為總指揮的事故搶險現場指揮部,并設四個組,進一步明確分工,落實責任。二是應急預案啟動及時、應急管理機制運轉高效。近年來,撫順市組織了多次針對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的應急演練,落實應急專家和救援隊伍,構建起應急救援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了信息報告、應急處置、調查評估等工作機制。在此次事故處置過程中,應急專家迅速調集、救援隊伍和物資及時到位,確保應對工作有效開展。三是各有關部門配合密切。在這次事故處置過程中,公安、消防、環保、建設、安監等有關部門按照應急預案中的職責分工,密切配合。公安部門對局部道路實行交通管制,并劃定警戒區域;東洲區委、區政府組織組織街道和社區工作人員,深入企業和居民家中,做好受威脅區域的居民疏散轉移和現場指揮人員的后勤保障工作;環保部門按照指揮部統一部署,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先后三次對受威脅的區域進行布點監測,為指揮部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根據環保部門的監測結果,現場指揮部于12月4日下午3時30分解除應急狀態,被疏散居民陸續返回住地,周邊企業陸續恢復正常生產。
上一篇:設備隱患之油罐進水
下一篇:轉載機開關故障的事故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