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評價工作的由來
2001年5月18日發布同時符合SY/T 6276-1997《石油天然氣工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標準和《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試行)標準》的HSE管理體系程序文件,建立、實施HSE管理體系。根據《風險管理程序》的要求,油庫是易燃、易爆危險作業的固定場所,屬于風險評價的范圍,應進行評價。
二、判別準則
1、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實施細則(1987年3月16日公安部發布實施)
主要內容簡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第三十一條制定。包括:總則、火災預防、消防組織、火災撲救、消防監督、獎勵與懲罰、附則共七章。
2、GB50156-92小型石油庫及汽車加油站設計規范
主要內容簡介:總則、加油站的分級及站址選擇、總平面布置、站房與加油島、油罐、管線、消防設施、給水排水、電氣裝置等。
3、倉庫防火安全管理規則(1990年4月10日公安部發布實施)
主要內容簡介:總則、組織管理、儲存管理、裝卸管理、電器管理、火源管理、消防設施和器材管理、獎懲共八章。
4、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1995年1月1日施行)
主要內容簡介:總則、促進就業、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工資、勞動安全衛生、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職業培訓、社會保險和福利、勞動爭議、監督檢查、法律責任、附則共十三章。
5、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89年12月26日施行)
主要內容簡介:總則、環境監督管理、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環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法律責任、附則共六章。
6、《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程序文件匯編
三、表現準則和目標
㈠健康方面
1、設置適宜的洗滌、飲水和衛生設備,提供必要的肥皂、毛巾和衛生紙;
2、按規定發放工作服、工作鞋、手套等勞保用品;
3、避免皮膚與石油長期接觸;
4、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5、配備必要的成套急救用具,并保持良好、有效;
6、員工掌握急救的基本知識和對遭電擊人員的施救方法。
㈡安全方面
1、一次造成人員輕傷2人以上的火災事故:0
2、一次造成人員輕傷2人以上的爆炸事故:0
3、一次造成人員輕傷2人以上的質量事故:0
4、一次造成重傷1人以上或輕傷3人以上的交通事故:0
5、工作時間在生產崗位勞動過程中發生的與工作有關的人身傷亡或急性中毒的人身事故:0
6、一次跑(冒、漏)油及油料變質0.5噸以上或混油0.5噸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1000元以上的四級生產事故(含無傷亡的火災、爆炸、質量、交通、設備及建(構)筑物、工藝事故):0
㈢環境方面
1、作業場所及道路等均應保持清潔整齊,無油污、垃圾;
2、室內布置整潔,物品擺放有序,窗明幾凈;
3、污水經水封井處理后排入下水道;
4、廁所設有明顯標志,做到清潔、無異味;
5、以草木為主進行環境綠化、美化。
四、評價項目概況
五、評價單元的劃分
根據評價需要,將油庫分為:
1、油庫安全單元
2、勞動安全衛生單元
其中:油庫安全評價單元按總后勤部油料部《油庫安全度評估標準》(1993年12月)相應的規定又分為儲油系統、發卸油和輸油系統、輔助作業系統、消防系統、防護搶救裝備和安全管理6個子系統。這里我們作為6個子單元進行評價。勞動安全衛生單元是為了同時符合《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試行)標準》。
六、評價方法的選取
對油庫安全評價單元(即儲油系統、發卸油和輸油系統、輔助作業系統、消防系統、防護搶救系統以及安全管理系統6個子單元)采用安全檢查表(Safety Check List)法。我們主要根據總后勤部油料部《油庫安全度評估標準》(1993年12月)的安全度評估表編制檢查表,做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分析。對勞動安全衛生單元采取安全衛生檢查表和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格雷厄姆—金尼法)兩種方法,做到定性半定量相結合的分析。
安全檢查表法的優點是簡便、易于掌握。但編制難度和工作量大。我們在編制安全度評估表檢查表時,盡可能參考有關專業資料,并考慮油庫實際規模和情況,以盡可能克服專業難度,保證能夠較全面、系統地展開評價并符合國家、自治區法律、法規的要求,基本滿足集團公司、管理局關于HSE表現的要求。編制檢查表的主要依據有:
1、《油庫安全管理》 郭繼坤 王豐主編 1997年10月 中國石化出版社
2、《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煉油與銷售分公司汽車加油站管理暫行規定》2000年8月
3、《建設項目(工程)勞動安全衛生預評價指南》 閃淳昌主編 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 1999年1月
4、《非金屬材料》 石油企業倉庫保管工技術培訓統編教材 石油工業出版 1995年5月
七、危險、危害因素識別
危險、危害因素識別是一項人人參與的集體獻計獻策活動。地調處鼓勵員工參與HSE危害與影響的識別,以增強員工參與HSE管理的意識,為地調處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結合油庫實際,處安全環保科組織各有關專業人員、有經驗的員工識別與分析油庫存在的各種顯在、潛在危險,主要人員見下表:
序號 |
姓 名 |
單位/職務 |
備 注 |
㈠油庫工作流程簡介
①卸油工作程序
⑴穿戴好防靜電服及勞保鞋;
⑵指揮油罐車停放在卸油區;
⑶接好接地線;
⑷檢查鋁封是否完好;
⑸用量杯分別提取罐口、罐底的油品進行比較化驗;
⑹用密度計量取油品密度;
⑺認真填寫卸油記錄(包括:日期、油品、領料單號、密度、卸油前流量計數量)
⑻將卸油油管與油罐卸油口進行連接,左右晃動幾下,確定穩固連接;
⑼打開閥門開始卸油;
⑽卸油完畢關閉閥門,取下卸油油管及接地線,填寫流量計數量,核對領料單數量,計算合理損耗,卸油員及油罐司機簽字。
②加油工工作流程
⑴上班前,換好靜電工作服,打開總電源開關,啟動加油控制微機。
⑵打開油罐控制閥門。
⑶當班加油工輸入本人密碼進入正式工作程序。
⑷下班時,首先退出工作程序,關閉微機,關閉總電源開關。
⑸關閉油罐控制閥門。
⑹加油工每月15日定期對油罐進行計量。
⑺檢查門窗,鎖好大門。
③管線檢查工作程序
⑴對管線進行檢查之前應先穿好防靜電工作服,戴好防毒面具及穿好工作鞋并攜帶防爆手電筒。
⑵對管線進行檢查時,應先將管溝頂蓋打開,使空氣流通,排除溝內的有害氣體。
⑶等待十五分種后,進入管溝檢查油管是否油泄漏,接縫處是否完好。
⑷油管線路檢查完畢后將管溝頂蓋扣好關嚴。
⑸每半年對油庫管線進行一次檢查。
④潤滑油品入庫流程
卸車作業和監卸→卸后油品的苫墊維護→卸后油品的管理→驗收資料配齊、傳遞→驗收準備→作業力量配備→驗收的作業操作→油品數量驗收→油品質量驗收→驗收情況判定→料卡、記錄整理→確認驗收入庫→驗收資料復核、編檔、傳遞→記帳→入庫速度指標管理
⑤潤滑油品保管流程
油品堆碼→維護保養→庫存油品定期盤點→庫存油品質量檢查→垛位調整
⑥潤滑油品出庫流程
核對庫存→出庫準備工作→出庫作業量安排→出庫作業→出庫記帳→出庫速度指標管理
㈡主要危險、有害物質
1、火災危險物
《倉庫防火安全管理規則》第十五條按照倉庫儲存物品的火災危險程度將倉庫儲存物品分為甲、乙、丙、丁、戊五類。其中:
①汽油為甲類,其閃點為-50℃,爆炸下限為1%,爆炸上限為7.6%。
②柴油、潤滑油、機油為丙類,其閃點≥60℃。
2、職業危險、危害物
①汽油
有較大的揮發性,易于從呼吸道或溶解皮脂從皮膚侵入人體,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其中90號汽油四乙基鉛含量≤0.35g/kg,93號汽油四乙基鉛含量≤0.45g/kg。四乙鉛基是一種積蓄性毒物,其毒害人體的程度隨人體內含鉛量、每次吸鉛數量、排鉛能力和人體健康程序的不同而異。一般情況下,鉛進入人體后,嚴重的經10-12小時,輕微的經過6-8天才會生病。
②50Hz、200V交流電
發生人體觸及帶電體時,電流通過人體與大地或其他導體形成觸電。交流1毫安電流引起人體麻痛,但尚能擺脫電源。20-25毫安的電流引起人體麻痹或劇痛,并且呼吸困難,自己不能擺脫電源,有生命危險。100毫安以上的電流會使人呼吸窒息、心臟跳動停止,失去知覺而死亡。其中50Hz的電流對人體觸電傷害程度最為嚴重。220V交流電壓高于36V安全電壓。電壓越高,通過觸電者的電流就越大。
八、危險、危害因素分析
㈠儲油單元
貯存的大量汽、柴油一旦泄漏出來,在空氣中遇點火源極易燃燒爆炸,從而可導致嚴重破壞作用,甚至給社區帶來災難性的破壞。
㈡發卸油和輸油單元
該單元是將成品油灌裝在車油箱、油桶內,這些油料都是易燃易爆有毒物質,裝卸過程又屬間歇操作。在正常情況下,就有可能燃蒸氣散發出來。當操作不當或加油控制失靈,會發生大量油料泄漏事故,造成嚴重后果。加油區旁邊就是潤滑油品庫房和桶裝潤滑油棚房,一旦加油區起火蔓延,必然造成更加嚴重的后果。
㈢勞動安全衛生單元
該單元主要危險有:
①急性中毒;
②觸電;
③機械傷害;
④交通事故;
⑤其他人身傷害事故;
⑥第三方的破壞可能帶來的危害與影響。
油庫勞動生產過程中的各類事故、職業危害主要是由于:①人的不安全行為;②物的不合格狀態;③管理本身的缺陷;④外界因素。事故模型如下圖:
從事故模型我們可以直接看出,形成油庫生產過程中各類事故、職業危害的渠道是:
1、物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事故
2、物的不安全狀態+外界因素→事故
3、一次事故+人的不安全行為→事故
4、人的不安全行為→事故
在第1、2種類型的事故中,物的不安全狀態(或故障)是形成事故的潛在危險。在3、4種類型的事故中,人的不安全行為(或失誤)是觸發事故的直接原因。聯系油庫實際情況作油庫生產事故因果分析:
風險崗位:全體油庫工作人員
九、進行評價
1、油庫安全單元
包括儲油系統、發卸油和輸油系統、輔助作業系統、消防系統、防護搶救系統和安全管理系統6個子單元。
這6個子單元按《油庫安全度評估標準》編制的檢查表,需計算出4項安全工作評價指標,包括:Ya(油庫的安全度指標)、Yb(連續無事故時間指標、Yc(業務主管任期內連續無事故時間指標)和Yd(允許事故指標)。這4項安全工作評價指標值相加得出油庫安全評價總成績,即Y= Ya+Yb+Yc+Yd。
其中:
Ya=A(油庫安全度值)×100×0.6
A(油庫安全度值)采用聽匯報、查閱核對記錄、座談、測試等形式,綜合應用眼看、耳聽、鼻嗅、手觸等人體功能,并借助必要的儀表到現場,根據“安全度評估表”所列評測項目和考評內容逐項評測判分,計算安全度。
評測項目實際得分
⑴項目安全度值計算公式:Xai= ———————————
評測項目最高得
Xai:表示任意一個項目安全度值(小數點保留兩位)
評測單元內各項目安全度值之和(∑Xai)
⑵評測單元安全度值計算公式:Dai= ——————————————————
評測單元內項目數
Dai:表示任意一個評測單元安全度值(小數點保留兩位)
系統內內各評測單元安全度之和(∑Xai)
⑶評估系統安全度值計算公式:Pai= ——————————————————
系統內評測單元數
Pai:表示任意一個系統安全度度值(小數點保留兩位)
各系統安全度值和(∑Xai)
⑷油庫安全度值計算公式:A= ——————————————
系統數
Yb =L(連續無事故年數)
Rw(任期內連續無事故年數)
Yc= —————————————— ×10
R(已任期年數)
Yd=20—X(發生事故的扣分數,按發生事故的扣分標準,安全計算容量Q取≤50000m3,即最高扣分標準)
油庫安全評價總成績與評價級別關系規定如下表:
級別 |
A:優良安全型 |
B:安全型 |
C:基本安全型 |
D:臨界安全型 |
E:不安全 |
總得分Y |
≥95 |
≥90 |
≥85 |
≥80 |
<80 |
①如油庫隱瞞等級事故,不論總得分多少,都評為E級;
②如油庫隱瞞等外事故或重大事故苗頭,最高只能評為D級。
2、勞動安全衛生單元
首先采用聽匯報、查閱核對記錄、座談等形式,根據“勞動安全衛生檢查表”所列防中毒、防工傷事故和勞動保護3個檢查項目和檢查要點逐項評價,作出初步定性結論。然后:
⑴由前述危害影響識別、分析人員中的6人按“勞動安全衛生評價表”評價,給L(事故發生的可能性)、E(人員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和C(一旦發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分別打分
⑵取三組分值集的平均值作為L、E、C的計算分值
⑶用D(計算的危險性分值)=L×E×C來評價勞動安全衛生的危險性等級。按危險性分值劃分危險性等級的標準如下表:
危險性分值(D) |
危險程度 |
≥320 |
極度危險,不能繼續作業 |
≥160—320 |
高度危險,需要立即整改 |
≥70—160 |
顯著危險,需要整改 |
≥20—70 |
比較危險,需要注意 |
<20 |
稍有危險,可以接受 |
最后根據定性和半定量分析評價結果,對該單元作出綜合評價。
十、評價結論
經過評價,我們算出油庫安全工作評價結論表,作出定量評價和簡要評語。勞動安全衛經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后,也作出相應定性評價。
油庫安全工作評價結論表
序號 |
評 價 指 標 |
標準值 |
成績 |
備 注 | |
代號 |
標準 | ||||
1 |
油庫安全度 |
Ya |
60 |
54.8 |
附安全度評估表 |
2 |
連續無事故時間 |
Yb |
10 |
10 |
|
3 |
業務主管任期內連續無事故時間 |
Yc |
10 |
10 |
|
4 |
允認事故 |
Yd |
20 |
20 |
|
|
總得分 |
Y |
100 |
94.8 |
|
由油庫安全工作評價及結果分析可知:采取地下直埋臥式油罐從根本上杜絕了敞口卸油產生靜電發生火災的可能性,在操作狀態下,沒有發生爆炸的可能性,也不會發生油品流淌到地面上形成流淌火災,油罐著火幾率少。油庫儲油區管溝充砂,避免了積聚油氣,杜絕了危險源。油庫各類建筑物內,正常情況下有害物的散發均不超過衛生容許濃度,建筑物本身又都具備自然通風的條件,油庫總體安全性較好,為安全型油庫。
由安全衛生檢查表評價結果分析可知,勞動安全衛生能夠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等條款要求,能夠實際控制急性中毒和觸電事故的危險。
勞動安全衛生評價結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遥县| 琼结县| 南丰县| 沂南县| 贵溪市| 乌苏市| 安远县| 灵武市| 乌兰察布市| 梨树县| 通河县| 凤城市| 二连浩特市| 揭阳市| 阳新县| 阳信县| 永丰县| 逊克县| 闻喜县| 西盟| 磴口县| 沧州市| 西贡区| 会宁县| 大同县| 平潭县| 永善县| 禄丰县| 龙门县| 万年县| 项城市| 正定县| 焦作市| 盱眙县| 大埔县| 长沙市| 芮城县| 卫辉市| 梓潼县| 新沂市| 玉林市| |